401確診者曾訪英 麥美娟促追究來源地
【明報專訊】工聯會議員麥美娟昨在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港府原於3月2日因疫情趨穩定,逐步回復公共服務,但輸入個案急增,致政府要推「限聚令」、抗疫基金。她認為應追究輸入個案的來源地,「1300多億元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是否應問他們拿(錢)?」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回覆稱,自3月以來大部分個案是輸入個案或輸入個案的緊密接觸者,而英國涉及約400宗輸入個案,為數最多,其次是美國。
政府2019冠狀病毒專題網站顯示,在潛伏期內有外遊紀錄的確診個案到訪過的國家或地區,最多是英國,有401宗,其次有84宗曾到過美國,第三位是法國,有46宗。(見表)
郭家麒:按麥邏輯 全球應追究中國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隨即反駁指疫症叫「武漢肺炎」,質疑套用麥的邏輯,全球應追究中國,又表示現時每天約1100人由不同關口來港,本港現存30萬份試劑存貨應足以應付,要求食衛局擴大病毒檢測範圍至陸路關口的旅客。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蔣麗芸糾正疫症名稱是2019冠狀病毒;民建聯議員葛珮帆更嚴厲譴責郭家麒身為醫生胡亂發言,「仇中及散播仇恨,沒完沒了」。
另外,社福界議員邵家臻稱社署為長者提供家居照顧,現僅維持送飯服務,冲涼及家居清潔服務暫停,引述有報道指八旬伯伯照顧九旬妻,因上門服務暫停,妻3個月無法洗澡致壓瘡惡化。蔣麗芸稱有特別邀請勞工及福利局派員出席,「可惜他們很忙,他們不肯出(席)」,促立法會秘書處去信反映。
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關注「限聚令」等限制社交距離規例的執法標準不一,質疑警方不懂法例或濫權。陳肇始稱執法部門會檢視,局方亦會提供執法指引,又表示執法單位最初對法例認識不深,現已推行一段時間,相信較為清晰。由於多名議員問及若連續28日沒本地確診個案,是否即可撤「限聚令」及相關防疫措施,陳肇始表示28日沒確診個案是一個要點,同時需視乎整體及外地疫情,再定指引。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