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長途客最快第四季重返 旅發局:健康遊成新趨勢
【明報專訊】旅發局集合全球辦事處的分析,料疫情過後長途客最快第四季開始外遊,海外亞裔客群更是首批訪港旅客,但未有預計內地及短途遊客何時外遊。從內地、台灣及澳門抵港需接受14天強制檢疫的措施,將於5月7日屆滿,旅遊業界稱反修例至今,累積逾百萬已報名來港的內地旅客,冀盡快放寬限制,但強調需由兩地政府決定。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放寬限制最低條件是內地和本港最少28天零感染。
旅發局昨與近1500個業界代表舉行簡報會,旅發局主席彭耀佳預計疫情過後,遊客傾向短途遊,健康概念也成新趨勢。旅發局分析,內地客傾向到低健康風險的目的地;日韓台以年輕及中年客的外遊意欲較高;長途客最快今年第四季開始外遊,預料加拿大、法國和德國外遊市場的復蘇較快。
業界稱累計百萬內地客推遲行程
促盡快放寬入境限制
內地、台灣及澳門抵港者的14天檢疫安排,港府暫未公布會否延長。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吳光偉透露,累計逾百萬名已報名來港的內地客,因反修例事件及疫情而延遲行程;而本地旅行社本月初亦收到內地旅行社查詢5月8日重新出團是否可行。他稱,現有籌組中的商務團,但人數不多,出發日期則視乎內地和港府何時放寬出入境措施。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表示,業界雖期望盡快讓遊客來港,但首要本地社會有信心解除限聚令等防疫措施,下一步才考慮跨境遊的問題。他希望政府提供清晰標準,例如感染數字低至什麼水平,市面才回復正常。
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本港疫情仍談不上安全,難以隨便提出重開關口。他認為重開的首要條件,是內地和本港最少28天沒有新增確診者,並在關口為每個抵港者做病毒測試,確保結果呈陰性才可入境。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本港疫情近日漸趨平穩,可考慮逐步放寬口岸管制,讓疫情較輕的省市旅客入境,或入境後做定點檢疫,惟隱性及確診個案較多的湖北及廣東省等暫不宜放寬。
食衛局:制訂措施考慮多方因素
食物及衛生局回覆表示,制訂港口衛生等措施前,會考慮受感染人數、其分佈及增加速度外,亦考慮當地監測及控制疫情的措施、香港居民到訪當地的頻密程度等因素。
另外,昂坪360去年訪客為145萬人次,較2018年下跌逾20%,每日平均到訪人數較2018年下跌約17.5%至4445人。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