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藉東奧留名 安倍進退維谷
日本舉國為準備2020東京奧運投入不少心力,除經濟利益外,明年將任滿執政自民黨總裁的首相安倍晉三一直希望藉東奧留名,他振興經濟的「安倍三箭」(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結構性的經濟改革)爛尾,而消費稅及疫情更進一步損害經濟,若東奧延期甚至取消,均將打擊其民望。
據官方去年12月的數字,東奧預算為1.35萬億日圓(約945億港元),但這只是政府的直接支出,未計算其他間接開支及企業投資。
安倍2016年訂下今年訪日人次達4000萬目標,日本商界一直期待東奧效應,過去一年,全國更投資興建不少酒店。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顧問齋藤潤稱,那些為奧運大舉投資的企業來說,財務負擔非常沉重,東奧延期與否的懸念已令不少企業受壓。關西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上周估計,若東奧取消將會損失4.5萬億日圓(約3150億港元),就算延期1年亦會損失6400億日圓(約448億港元)。
今次是日本繼1964年後第二度舉辦奧運,64年東奧標誌着日本戰後重生,日本目前正面對人口老化等問題,安倍一直希望藉東奧提高日本國際地位及自信。《讀賣新聞》2016年引述自民黨消息人士稱,安倍一直希望能以首相身分出席東奧,以完成外公岸信介的心願。1964年東奧為岸信介力爭主辦,惟因其推動修訂《日美安保條約》觸發民間強烈反彈,1960年黯然下台,未圓心願。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