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8
    星期四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2019.11.28] 發表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殘疾人士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公共衛生、全球化

.顧問教師:華英中學通識科教師 賴礎賢

◆學習目標

知識

‧不同類型的歧視

‧社會共融

‧歧視政策

‧社會配套

‧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挑戰

技能

‧比較不同概念

‧描述數據特徵

‧概念化點題句並引用例子說明

態度及價值觀

‧尊重不同持份者

‧平等對待及援助弱勢社群

■資料回應題

◆1.指出及說明資料A反映的特徵。

關鍵字解碼

【特徵】 歸納數據並比較,再得出有意義的信息

【解題】

?可先宏觀分析,即指出所有項目之間的共通點,然後微觀分析,即個別項目的突出之處,如最多、最少、最大、最細等

?應盡量用相應的形容詞或概念化字詞描述相關現象,如較為普遍、年輕化、老年化等,切勿只抄寫數字

參考論點

?年紀愈大,殘疾情况愈普遍

參考資料A,殘疾人士比率隨年齡增加,例如小於15歲的殘疾人士比率為2.6%,50至59歲相關比率升至5.8%,60歲後開始出現雙位數字,70歲或以上殘疾人士比率更急升至42.6%,比年輕人多逾40個百分點。可見,年紀愈大,殘疾情况愈普遍。

?殘疾人士多為老年人口

根據資料A,所有殘疾人士中,超過一半為70歲或以上,而其他年齡層大多只佔不足10%,可見殘疾人士主要集中在70歲或以上的老年人口。

◆2.根據資料B,解釋殘疾人士照顧者可能面對的兩個挑戰。

關鍵字解碼

【挑戰】 即對於殘疾人士照顧者而言,有何窒礙其履行職責的因素

【解題】

作答時宜將有關挑戰或窒礙因素概念化,以相關概念詞於點題句中表達

參考論點

?未能應付體能需求

根據資料B,七成殘疾人士照顧者為父母,照顧者中更有高達八成為60歲以上,可見殘疾人士照顧者往往年紀較大。基於自身年齡和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家庭責任,照顧者體能可能難以應付,因殘疾人士多為行動不便及需要長時間照顧。

?影響個人生活及人生規劃

殘疾人士面對各種生活障礙,如資料B所示,不少殘疾人士更是言語表達能力極弱,不論溝通或行動上均需照顧者花極長時間及精力應對。這將嚴重影響後者的作息時間及正常社交生活,令照顧者的生活素質大打折扣。

■延伸回應題

◆3.「比起其他歧視問題,政府應優先處理歧視殘疾人士的問題。」你同意這看法嗎?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關鍵字解碼

【優先處理】 題目為比較題,作答時宜先提出明確的比較點,並解釋不同的比較對象如何符合或不符合相關比較點。

【解題】 答題須緊扣題目的背景設定,如扣緊政府的角色以解釋哪類歧視問題更應被重視。

參考論點

同意:

→ 殘疾歧視比其他歧視問題更為嚴重 (比較平台:最有需要)

殘疾歧視在各種歧視問題中的投訴數字最高。2014至2018年,投訴數字由200至接近600宗不等,反之其他類型的歧視問題,如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家庭崗位歧視的同期投訴數字只有約10至最多300宗左右,遠低於殘疾歧視。作為政府,運用有限的公共資源時,應集中於最有需要的地方,因此應優先處理最為嚴重的殘疾歧視問題。

→ 處理殘疾歧視問題的可行性較高(比較平台:可行性)

殘疾人士在政府政策上有明確客觀的定義,甚至有專業人士評估,包括智障、器官殘障等,因此較易判定殘疾歧視受害人的身分和人數。反之,其他歧視類型如性別歧視,較難判斷僱主是否因其性別而給予不平等待遇。另外,性別歧視往往與個人價值觀和社會定型有關,難有客觀證據證明僱主看法是否合理。政府應優先實行可行性較高的處理方式,以免將資源用於未必發揮成效的政策上。

不同意:

→ 有關殘疾歧視的政策已經存在(比較平台:資源多寡)

現時已有不少應對殘疾歧視的政策,而且有相關資源支援,例如共融教育、無障礙設施等。反之,性別歧視或種族歧視等問題極少有相應配套支援。政府應公平對待各種有需要人士,因此,在相對有足夠資源支援殘疾歧視的情况下,現階段更應着手處理其他歧視問題。

→ 殘疾人士面對的歧視問題相對其他歧視問題輕微(比較平台:迫切性)

殘疾歧視問題可能會令殘疾人士面對就業困難,但有不少「殘疾」與智能無關,例如肢體殘障人士雖然未必能從事體力勞動工作,但其學術成就可能極高,因而亦會得到相關高學歷需求的工作機會。反之,面對種族歧視問題的人可能純因膚色或語言不同便失去工作機會,即使有積極的工作態度、智能正常也難獲聘,可見其面對的問題比殘疾人士更大,因此政府應集中資源優先處理更急切的問題。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

life.mingpao.com/htm/dl/20191128BZ.doc

[通通識 第613期]

更多教育
爆point大全:經濟全球化能助發展中國家?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3月揭幕,2019年11月初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研討會(UNCTAD)發表報告,指出美國加徵關稅後,2019年... 詳情
漫畫拆解:居屋 配額比例
【明報專訊】◆解讀漫畫 漫畫中,大批市民在居屋計劃抽籤中高呼自己的申請編號,期望能抽中購買新一期居屋的機會。大部分市民以居屋作為置業手... 詳情
觀點與角度:4天工作有何利弊?
【明報專訊】微軟日本公司2019年11月初公布,8月的4天工作周測試,證實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四成,令每周4天工作制再次引起關注。不過,有專家指... 詳情
透視人權:少年站出來  敢於發聲
【明報專訊】不少人覺得青少年思想不成熟,不應接觸和討論政治。然而,從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可見,青少年參與社會政治事務已非新鮮事。無論是香港或全... 詳情
瑞士人時間觀念
【明報專訊】「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貴重,連金錢也買不到。富裕國家瑞士,不止物質上富裕,還相當看重比金錢還貴重的時間,當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