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收「雙非」一役自豪 憂醫療產業夢重蹈覆轍 張德康:眼下平靜是暴風雨前夕
【明報專訊】曾統領公立醫院婦產科的張德康將於周六(29日)退休。回顧34年在威爾斯醫院的生涯,他最自豪就是帶領香港婦產科打過「雙非」慘烈一仗,捱過全港公院婦產科走剩80個醫生,並成立關注組與政府周旋兩年,直至全面叫停雙非。如今港珠澳大橋和高鐵開通,私家醫院再發醫療產業夢,開始挖公院人手吸內地客,他預料今次當災的不止婦產科,而將是各專科。他認為香港不是不可以發展醫產業,但須計算承載力,「現在是平靜日子,但暴風雨前是平靜」。
明報記者 朱韻斐
曾任醫院管理局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的婦產科顧問醫生張德康,1984年入沙田做「開荒牛」,是首批派去威院的政府產科醫生。走上威院平台,張德康想當年,指蚢麰悸漲磽v說那堻怐鴐O臨屋區,現已是高樓;他又指茈k邊已圍上棚架和綠色圍網、準備清拆的威院舊職員宿舍,說那是他入職首5年的住處。年代轉變,他本月初踏入60歲,本周六最後一天上班。
公院婦產醫生一度剩80人
數算過去,香港婦產科最嚴峻一役要數2010年代的「雙非時代」。張說當時私院急速發展產科,為父母皆不是港人的雙非嬰兒產婦接生,高薪挖公院人手,2010/11年度醫管局有180至200個婦產科醫生職位,一度只剩80人,形容情G恐怖,「呢個又走鶩茪S走,不如我都走,『走得摩無鼻哥』」。威院原本一天接生15至20個嬰兒,在「雙非」年代,一天要接生逾30個嬰兒,「隔籬H生完,後面又要生」。
2010年底,時任威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劉子建都跳船,張德康臨危受命任主管,上任第一件事「打上總部問我有無權唔收(雙非),唔係問批唔批准唔收,佢話有權。OK,我即刻宣布唔收雙非」,隨後其他公院跟隨。他同時下令減少非緊急婦科手術,確保產房母嬰安全。
若當年無停雙非,他相信「再走落去成個香港婦產科就無」,會無人訓練新醫生。當時需強勢領導,他遂於2011年自薦做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統領全港公院婦產科,爭取資源重整專科;他又成立香港婦產科關注組與政府談雙非,最終於2013年1月才停收「雙非」,私院亦停擴展,公院才「有得W氣」。
盼新一代醫生體會公院的好
見證部門人面全非,張德康說今年同班同學聚會,100多個同學中,僅10%在公院做到退休,九成人走了,過去見同事能獨當一面時,會忽然說要走,事緣公私營回報差太多,無一個簡單解決方案,這是香港醫療系統的死症。他希望新一代醫生能體會公院的好,「在公院最有趣的是能做最複雜的症,幫到最有需要的人又不需要理成本」,有大量病人才有好培訓,笑說「作為一個醫生好似受害者咁返工,對佢]都唔好啦」。
醫委會選舉落敗 稱或因太嚴
2012年公院逃亡潮持續,眼見醫委會阻撓招聘海外醫生,心有不忿的張德康參選,以票王身分加入醫委會,2016年再接替蔡堅任初級偵訊委員會主席,當年積壓的940宗投訴,現減至470宗。然而最近他在醫委會選舉中落敗,他相信與自己太嚴有關,只篩走瑣碎無聊和無證據的個案,令初級偵訊要討論的個案比例多於蔡堅年代,他盼新主席也能按法律秉公辦事。
醫管局婦產科醫生現已回升至約200至220人,他笑說「雙非事件是我對婦產科最大的貢獻,可能是那一役救了整個婦產科的發展,我都對自己感到驕傲,做了對香港有益的事。現在是平靜的日子,不過暴風雨前夕都是平靜的」。
指香港推醫療產業要知承載力
「現在私院都想茪j灣區『掂啊』,有條橋、有條鐵路,憧憬茼言\的話有很多國內人來看病,不斷擴展並挖走公院人手,是在重複雙非情G,不過這次不止是產科,其他專科也有,問題未解決。」他說,「當時我們看到的角度很窄,只看到婦產科要U了,事後發現原來兒科、學校教育都要U;雙非不止醫療問題,還涉及人口福利和教育。香港可以做醫療產業,但要知香港承載力可准許多少人來港,不可以由它自由發展,否則香港會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