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3事件惹言論自由憂慮
作家馬建原定2018年11月10日出席香港國際文學節的講座,事前卻收到通知大館取消提供場地,講座最終順利於大館舉行。圖攝於活動地點大館F倉的門外。
【明報專訊】2018年11月,香港記者協會及6個新聞工作者組織發出聯署聲明,形容香港言論自由敲起「三記喪鐘」:香港外國記者會(FCC)時任第一副主席馬凱2018年9月被入境處拒絕批出工作簽證,11月初欲以旅客身分訪港亦被拒;獲邀在中環大館舉行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的異見作家馬建,在文學節開幕前一度被告知大館拒絕借場;政治漫畫家巴丟草原定在香港舉辦的漫畫展突然取消,主辦機構稱因中國當局威脅巴丟草的安全。聯署聲明呼籲市民關注及警惕,敦促中央及港府珍惜本港多元而開放的言論自由空間。政務司長張建宗回應馬凱工作簽證續期被拒一事,強調不評論個別的入境管制決定,並稱任何關於香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受到威脅的憂慮都是毫無根據的;政府亦表示並沒有參與巴丟草和馬建事件。
◆言論自由的原則及法律保障(表)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2xYXhyL
[通通識 第549期]
【明報專訊】◆資料A
使用通訊群組家庭關係指數(表)
◆資料B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賽馬會智家...
詳情
【明報專訊】每年秋季,不少港人喜歡到日本、韓國等地觀賞紅葉,大肆拍照、打卡一番。紅葉是秋天的象徵,因秋季的日照減少,氣溫也開始下降,植物的光...
詳情
【明報專訊】剛果民主共和國婦科醫生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來自伊拉克的性暴力受害者穆拉德(Nadia Murad),共同獲頒...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8年10月10日公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多項惠及僱員的建議,包括取消強積金對冲機制、增加法定...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早前分享過如何透過審視不同的符號,以解讀時事政治漫畫(詳見2018年11月1日《通通識》)。若同學已透過該文章建立一定程度的...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