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28
    星期三

從清末馬褂到絕版水手服 教大校服展 16校旗袍齊集

[2018.11.28] 發表
香港教育博物館為期1年的「今昔校服展」,展出由館長張樹娣(左一)手持的新法書院絕版校服及不同校服款式,大部分由兩大校服商金綸及豐昌順提供,亦有仿製的舊式校服中山裝及長袍等。(賴俊傑攝)
瑪利諾神父會教會學校(小學部)是全港唯一仍然採用大襟裝(俗稱馬姐裝)做女生校服的學校,這種兩截式校服上衫的領口是立領,兩側有小開衩,是由女傭衣服發展而成,常見於1930年代。圖為該校校長吳偉文(左二)及女同學,攝於2018年。(教大提供)
1960年代本港經歷多次「制水」,洗衣也變得奢侈。伊利沙伯中學的女生想了一個辦法,校裙由反領改為方形無領,袖子改為「雞翼袖」;下身裙子則改為無褶窄身短裙,務求「洗少一點布,用少點水」,80年代,供水問題解決,伊中校服始變成今日的樣式。(伊中舊生會提供)

【明報專訊】每人都有穿起校服的回憶,女生總會羨慕鄰校的水手裝、格仔裙剪裁稱身美觀;男生也會嫌棄白衫西褲不便又易髒。本港有2179間中小幼、特殊學校,除了辦校團體屬校,各校校服款式、物料不盡相同。教育大學今日起辦展覽,展出20多件特色校服及仿製品,包括來自16校的13套旗袍裝、已絕版的新法書院水手服、上世紀30至40年代常見的中山裝等,呈現本港100多年的校服發展史。

水手服活潑可愛 多幼園用

藍色水手領上衣,配以半身摺裙,這套東洋風格女生校服,是本港風靡一時的校服。教大香港教育博物館館長張樹娣稱,「新法書院的女子校服,想當年個個都話是『第一』」,她稱,水手校服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日本流行,新法當時亦緊貼潮流,不過隨着新法停辦(2012學年),這套經典校服已成絕版,但仍有不少幼稚園特別喜歡水手服予人活潑、可愛之感,故很多幼稚園會設計水手校服。

展覽團隊逐一翻看本港2179間學校的校服,發現500多間中學,仍有16校採用旗袍裝,包括4間真光、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英華女學校等。張樹娣稱,只有香港培道中學選擇白色旗袍,即使其餘旗袍均以藍色為主色,但其顏色層次有不同,有淺有深,而且在企領、手袖、前襟位置,有白色、藍色或綠色綑邊;裙襬亦有「對衩」及「疊衩」之分。她稱,辦學團體一般都認同旗袍可彰顯女性溫柔嫻熟的美德,又覺得可代表其辦學理念;又指多年來已有不少學校因舒適度,以其他款式取代旗袍。

男生仿英校 50年代起已恤衫西褲

男生校服方面,自50年代至今都以恤衫西褲為主,小學男生多會穿起短褲,做法仿效英國的學校。香港教育博物館「香港校服今昔」展覽今日開幕,周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開放公眾參觀,展期一年。展覽由始於清末的校服說起,由最早期的「卜卜齋」馬褂、長袍至近年的經典校服都有介紹。

更多教育
書與人生:從暴烈到溫和 作家梁莉姿
【明報專訊】中六那年,同學在琢磨如何寫出高分作文,梁莉姿已奪得多個本地文學獎;大學一年級時出版首本小說《住在安全島上的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 詳情
書與人生:梁莉姿 收起尖刺 回歸現實
【明報專訊】我們有時會自覺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然後發現社交媒體的「經典語錄」說中心事,急忙轉發訴衷情。梁莉姿童年和少年時,也經歷過很多不快事... 詳情
偽文心測:媽媽責罵 如何避免「傷亡」?
【明報專訊】叛逆之心,人皆有之,尤其當你覺得母親蠻不講理時,或會忍不住跟她鬥嘴。雖然贏了場架不一定輸了頭家,但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若激怒... 詳情
視聽之娛:再活一次……
【明報專訊】課堂鐘聲響起,教師慢慢步入課室,逐一派發試卷……原來今天要測驗,你立即緊閉雙目、口中默念:「測驗之神快點『上我身』啊!」——醒一... 詳情
乜乜物物
【明報專訊】■書包 熊嘉欣(浸信會永隆中學,中五)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貪新忘舊,我也同樣貪戀新事物,喜歡換掉舊文具、舊筆袋、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