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萬花筒:秦漢以前隨母姓
【明報專訊】「姓」可拆分為「女」和「生」,意思是「女子所生」。雖然現代人多跟隨父親的姓,但在秦、漢之前,人類屬母系社會,人們都是與母親同姓的。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濱說:「以前的人『知其母不知其父』,因為男子通常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離開了,小孩只會由母親撫養。」以前的「姓」很多都是以「女」為部首,如姬、姚、姜等。那智叻星們的姓氏從何而來的呢?
■智叻星分享
◆吳梓晴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五年級)
吳
「吳」的來源有數個,有人說舜的後代有封在虞國,「虞」與「吳」在古時因讀音相同而相通,所以變成了吳姓。
◆李婥婷
黃埔宣道小學(四年級)
李
「李」出於「理」姓。古時人們「以官為氏」,任職「理」這個官職的人便直接姓『理』。後來因李、理同音相互通用,所以變為「李」姓。
◆張顥臻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六年級)
張
「張」與弓箭有密切的關係,相傳黃帝的第五名兒子揮發明了弓箭,幫助國家打勝仗,所以黃帝賜揮的子孫後代為弓長氏,變成後來的「張」字。
國名官職為氏
智叻星都很用心,他們說的的確是其姓氏來源之一。許教授表示,從前同「姓」的族群中會分成不同的「氏」,這些「氏」的命名通常是身處國家的國名,或擔任的官職,直到漢朝才混為「姓氏」。
許教授也補充了智叻星們的姓氏知識,吳梓晴的說法是「吳」姓的來源之一,許教授說:「大家普遍認為『吳』來自『姬』姓,以前有一個古國叫吳國,吳國人便以『吳』為氏。」至於李婥婷所說「李」出於「理」,確實有文獻記載,「理」官是古代的法官,擔任此職的人以「理」作氏。張顥臻對於「張」的解說與古書記載的大致相符,據說揮屬「姬」姓部落,他發明弓箭後被任命為弓長,即負責弓箭製造的首長。「弓長」二字相合,就是「張」字了!
■知多點
冠夫姓
冠夫姓是指婚後在原有的姓氏前,加上配偶的姓氏,這樣名字中就會有兩個姓氏。如特首林鄭月娥,就是在自己的「鄭」前面加上丈夫的「林」姓。冠夫姓是西方國家的傳統,他們慣常以丈夫的姓稱呼已出嫁的女子為「夫人」、「太太」,以後別再誤會居禮夫人(Madame Curie,科學家)的本姓是「居禮」了。
■小遊戲
以下與姓氏有關的成語是什麼?猜猜看!
提示:成語說人們錯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把事情錯誤安插在另一方身上,弄錯了對象。
張___李___
(答案見另文)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3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