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被指未做好回收配套便推行垃圾徵費,政府計劃於2020年實施徵費,但位於北區沙嶺的廚餘廠最快要到2021年第4季才落成,並只接收工商業廚餘;換言之,實施徵費後,市民普遍仍要將廚餘與其他垃圾一併放入指定垃圾袋,變相被迫繳交較貴垃圾費。環境局長黃錦星回應稱,在外地如台北或南韓落實垃圾徵費時,回收配套較香港更少,回收措施會隨徵費並進;政府長遠會提供免費廚餘收集服務,但未有時間表。 首兩間廚餘廠只接工商廢料 處理量14% 不過,黃錦星所指的措施,例如今年7月開始試運的大嶼山小蠔灣廚餘廠,每日處理量只有200公噸;第二期位於北區沙嶺的廚餘廠2021年第4季才落成,而兩間廚餘廠都是接收工商業廚餘,處理量合共500公噸,佔每日棄置在堆填區3600公噸廚餘的約14%。 2016年本港每日堆填區接收約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近四成是廚餘,當中約35%來自工商業,餘下來自家居,但政府一直未推政策回收家居廚餘,至昨日公布的措施才提及長遠撥款由政府免費提供廚餘收集服務,涵蓋工商業及家居,但未有時間表(見圖)。 屋苑引入廚餘機 10年1變4 綠領行動去年6至12月為大埔明雅苑推行模擬垃圾收費,結果顯示垃圾量平均下降逾兩成,亦發現有住戶廚餘佔整體棄置垃圾量八成,若有廚餘回收,推算每月垃圾費在10元以下,故認為政府應協助屋苑回收廚餘。 荃灣區議員譚凱邦表示,珀麗灣引入廚餘機逾10年,由最初1部增至現時4部,有數百住戶參與回收廚餘,他預期落實徵費後會有更多住戶要求回收廚餘,到時「配額」會供不應求。他認為政府應認真研究有系統回收家居廚餘,否則或成為草案通過的阻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