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內地改革開放40周年,有關習近平改革路線與當年鄧小平路線的異同,海內外輿論眾說紛紜。一周前習近平南巡廣東時的一番話,昨日被《人民日報》作為評論員文章的標題,似乎對此問題給了較為明確的答案。 習近平的這番話是,「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如果嫌這段話還是語焉不詳的話,人民日報文章的題目就一目了然了:〈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 所謂「辯證唯物主義」,核心要義就是「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利,亦有弊。評論員文章寫得含蓄,只是引述習近平所言,「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改革發展面臨虓s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時移勢易,路線自不會一成不變。 其實,習近平上台以後,有關重新認識改革開放的輿論就不絕如縷,早在201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年輕的副研究員江宇,就在中央理論雜誌《求是》的子刊《紅旗文稿》上撰文,呼籲「避免把改革開放的經驗絕對化、教條化」,理由是當前基本國情同改革開放初期已有很大變化,過去行之有效的辦法不一定符合現在實際,「不能讓過去的經驗束縛今天的實踐」。文章批駁了多個「深化改革」的主張,如土地私有化、一切交給市場決定、縮小和限制政府作用、拆分甚至取消國企、避免工資上漲過快等等。文章最後總結道,「歷史表明,破除對他人經驗的迷信容易,破除對自己經驗的迷信更難。」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習近平南巡廣東前夕,內地網上傳出鄧小平之子、中國殘聯名譽主席鄧樸方9月的一篇閉門講話,講話中對40年改革開放的總結,不乏對其父路線的維護,特別是呼籲「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的份量,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一番話,被認為是對中國近年自我膨脹的批判。鄧樸方更呼籲對其父的路線要「咬緊牙關不倒退,一百年不動搖」。現在40年過去,其父的改革路線已經要「一分為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