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辦銜接學位 培訓手語傳譯員 兩年制有資助 明年收生20
【明報專訊】儘管沒有聲音,人們透過手語,仍能清晰地傳情達意。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將於2019/20學年開辦以手語和口語研究為重心的兩年制銜接資助學士課程,供本地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畢業生報讀,料首年錄取最多20人,學生畢業後可從事手語傳譯、教育等工作,減少社會對聾人的誤解。
供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生報讀
審計署今年發表的報告顯示,2016/17學年全港中小學有約650名聽障學生就讀主流學校。
曾任中學生物科教師的何智敏說,聾人學生在主流學校遇到很大困難,「堶惆S有手語支援,(學生)最多坐前些,望茼悎v口形,猜想在說什麼,就這樣一日度過八九小時便放學」。何智敏在修讀語言學碩士時接觸到手語,體會到手語的奇妙,「相隔一幅玻璃,一個人入了地鐵車廂,一個人未上車,也可以跟(玻璃另一邊的)聾人朋友和學生溝通,跟他們說下個站等」。何現於獻主會聖母院書院任教,以手語授課。
兼習語言學 須到聾人機構實習
中大將於下學年開辦手語和口語「雙渠道雙語研究文學士課程」,主要以英語教學,學習句法學和音系學等語言學知識,學生另須接受400至500小時香港手語課程,涉及6個等級。有鑑於香港未有官方的手語評核和傳譯員註冊制度,課程將採用歐洲手語框架,學生畢業前須到聾人組織等機構實習。
持有本地副學士或高級文憑副學位的學生均可申請,不限學科背景,但申請者中文和英語能力須達中大高年級入學要求,即文憑試中文和英文科達3級,或在IELTS等其他認可考試達一定成績。該課程獲政府資助,每年學費42,100元,與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相同。
教授盼畢業生助減對聾人誤解
聾人朱君毅在中大語言學畢業後在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他憶述小時候上學的不便:「教師會逼我們見校長,好多教師誤解,說這個人(朱)好頑皮和大動作。」朱君毅盼聾人或健聽人士修讀新課程後,可投身傳譯和教育等工作,協助聾人學生學習。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教授鄧慧蘭亦期望,畢業生在社會不同範疇產生化學作用,減少社會對聾人的誤解。
中大周六入學資訊日
中大本科入學資訊日將於周六(20日)舉行,大學圖書館等設施由上午8時半至下午6時開放予公眾參觀,當日亦會舉行多場入學講座,中學生可到心儀學系的攤位查詢課程資料和入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