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Life﹕浸大師生情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位於九龍塘,被繁忙的車路圍繞,但校舍四周卻少見行人,反倒顯得有點「與世隔絕」。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影響,學生與教師的關係緊密,說是「相依為命」,倒不如說是師生間都努力連繫彼此,讓這座游離鬧市與郊野之間的校園,變得溫情。
學生眼中的「老師」
雷暐樂是人文及創作系創意及專業寫作文學士(CPW)五年級生,「我會用『光』來形容師生關係,在你未知前路如何時,老師就是給你指引的人」。坐在一旁、同課程四年級生陳家朗(Edwin)聞言則笑道:「怎麼像創作課的意象練習?」Edwin補充,他在浸大遇到的老師都很願意幫助學生,師生之間會突破常規,像朋友一般相處。
「我曾修讀曉虹老師(謝曉虹,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香港作家)的飲食文學課,她的堂不局限在課室,有時甚至會帶我們到戶外耕田。這種互動的上課模式,也令師生關係更緊密。」不只是暐樂,浸大學生稱呼系內老師時大多略去姓氏,再加上「老師」,比起Professor Tong、Dr. Lee或直呼導師名字的叫法,顯得親密亦不失尊敬。「也可能是因為我們學科的特質,就讀人文科的學生大多是真心喜歡這科目,也自然會喜歡任教的老師。」Edwin和暐樂指出,系內老師很願意給予他們機會,「例如某次耀輝老師(周耀輝,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填詞人)有個活動需要有人填詞,他就推介學生去做。曉虹老師也有推薦學生加入校外文學雜誌的編輯團隊」。
課堂以外的「師徒」
「師生關係其實可以是一場戲,在課堂上那兩小時要維持融洽的關係,並不難。」唐睿老師是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他用「師徒」來定義與學生的關係,「有些學生會忽然『殺』進辦公室,找我討論作品,我也會帶他們參加校外的文學散步活動」。他曾任職浸大語文中心,接觸到不同學系的學生,「不單止文學院,商科等其他學系的同學也會接觸到。我跟許多舊生也有保持聯繫,師徒就是在下課後,仍然會彼此真實交流,這可很難『做戲』做出來」。
唐睿老師閒時也會相約學生吃飯、踢毽。「踢毽是CPW的文化」, Edwin補充:「有次某位師兄帶了一隻毽回來踢,結果其他老師看見(覺得)有趣,便加入。我想應該大部分老師都有踢過。」踢毽不單是師生間的玩意,也成為了該課程的傳統。
唐睿老師認為,生活經歷是創作的重要養分,所以他希望在課堂外帶領學生獲取多些體驗,故容易跟學生成為朋友。師生關係融洽,很大程度源自互動的教學模式,寫作課程尤其如此。其他學系如傳理學院、生物系等重視「互動教學」模式,師生亦重視在課堂外的相處。以傳理學院為例,不少老師是兼職任教,其餘時間於媒體機構工作,會與學生分享工作經驗和人脈。
跨學科師生交流
「如果說到與學生的相處,語文中心的老師其實很厲害,他們沒有自己的學生,但跟學生關係很好。」唐睿老師舉了語文中心高級講師朱少璋老師為例,「他會跟學生茗茶、看大戲」。這種跨學科的師生互動,也與浸大課程設計有關。所有學生須修讀「通識教育科目」(GE Course),修讀一定數量學分的語文、體育等科目,讓學生接觸不同方面的知識之餘,也令師生連結更廣。「我在某個學期的PE(體育範疇)修讀了太極課,跟任教的老師(黃嘉麒老師)熟絡後,就不斷找他閒聊。有次在飯堂遇到,我們還傾談了一整個下午。」暐樂認為,老師也關心非本系學生的成長。除了必修課程外,每名浸大生可選讀其他學系的課程,部分科目需跨學科合作。「有一年因為做實習,要跟市場學系合作籌辦活動。任教的老師很照顧學生,即使知道我並非商學院的學生,也不會忽略我。」暐樂至今仍對任教的市場學系副教授何嘉恩老師印象深刻。
文:韓祺疇
圖:韓祺疇、資料圖片
[明路—生涯規劃 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