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奶原料南美主食
巴西漢開餐車賣文化
「巴西(Brazil)的傳統食物,華人一定會喜歡!」
Beijú Foods負責人Luciano Miranda笑說,因為紅遍全世界的珍珠奶茶,主角「珍珠」就是用這個原料——樹薯粉製成的!
文/攝影:葉曉蓉 圖片:Beijú Foods
「加拿大最有趣的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帶着他們原本的文化來到這裏發展。」從巴西移民至加國的Luciano Miranda說,自己最喜歡加拿大的特點,就是擁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文化。
原本在巴西從事科技產業近十年的Luciano,在IBM當銷售經理已經多年,工作不錯、待遇佳,「但我很不喜歡巴西的環境,對於國家未來的走向也不是很認同,所以一心想着要改變。」因為姐姐早已經移居加國近七年,他開始有了移民的想法,「趁着年紀還輕,能出去闖就出去闖。」2009年,Luciano移民至加,在姐姐居住的魁北克和溫哥華之間抉擇,最後落腳在大溫。
剛抵溫哥華,Luciano靠着之前的工作經驗回到了科技業,直到2013年,他開始感到不滿足,「要不投資,或者做些小生意,想來想去,食品類別很吸引我。」
民以食為天,想用吃的起家,轉念一想,這裏面還要有點「內容」,他認為,巴西盛產樹薯(Cassava,又稱木薯),是當地人和原住民的主食,不但美味還有意義,「我本身很喜歡原住民文化,文化加上美食,正合我意!」
包裝食品到餐車出巡
「我們應該是大溫地區首間販售樹薯粉以及提供餐車服務的公司!」
報讀並完成BCIT的商業課程後,2015年Luciano以「Beijú Foods」之名,進口樹薯粉來加販售,「本來我的背景就是商業發展,只要有明確的商品,進口部分並不是很困難。」
他表示,樹薯只產於熱帶國家,所以原料從巴西進口,在位於本那比的商業廚房裏完成包裝,從各大超市開始送樣品開始,到網站販售、商店直銷,他將這項商品包裝上異國文化來販售,並加碼另一種樹薯起司粉的半成品,加上牛奶、起司揉成球,烤過後就完成;單單兩樣商品,目標明確,就是推廣至各大超市。
當樹薯粉和起司球粉的生意逐漸上軌道,一年前Luciano決定投資餐車(Food Truck),從農夫市集起家;他對於市府對餐車的種種規範倒是充滿讚揚,認為這是為食品衛生把關,市府也很幫助餐車發展。
「我認為只要有好的商品,都能投入餐車這行;但另一方便來說,餐車經營不比餐廳容易……不但車子本身很貴,許多受歡迎的市集更不好申請加入,對新的商家來說並不容易。」
他苦笑,說來說去重點就在經費,不但餐車改裝費高,現成的餐車價位也不低,加上停車位置必須事先申請並獲得許可,市區停車費不便宜,這些費用都要算入成本。當然,請員工也不容易,他補充,像今日(採訪當日)原本應該要上工的員工,突然請假不來,少了一位人手也讓他很頭痛。
單一樹薯粉多樣吃法
目前餐車停放的位置就在溫市西摩街(Seymour St.)和喬治亞西街(W. Georgia St.)之間,附近多是辦公室,上班族成為主要客群,漆成綠色的餐車在街口很醒目,餐車準備好,甫一開張,就有顧客上門點菜。
他指着餐車菜單解釋,「Beijú Foods」的樹薯粉是全素食、無麩(Gluten free)食品,可以取代麵粉,用來製作餅皮,將不沾黏的瓶底鍋燒熱,直接將樹薯粉倒入盤中平均舖平,就能製作出一張薄餅(類似墨西哥捲餅),可以用來與肉類、蔬菜搭配,也能抹上果醬、巧克力,搭配水果即是甜品。
「樹薯粉的變化大,可甜可鹹,食材一捲即可食,加上起司球,等於前菜、主菜、甜點都有得賣!」
他笑說,目前沒有開店計劃,就希望能夠讓這台餐車生意穩固,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能夠支撐兩台餐車,並且達到每天可以出車的頻率,在大溫城市裏販售屬於巴西的美食文化!
經營檔案
啟動資金:光餐車超過四萬
資金來源:存款和銀行貸款
僱用人數:餐車三人
創業總結
最滿意之處:改行創業,結合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美食
待改善之處:目前只有一台餐車
優點:產品獨特,有文化特色,不僅包裝食品批發至各大市集,還有餐車出行外賣
缺點:人手不足,若想参與熱門市集和活動很難申請到位置,市中心停車費也很貴
前景:增添一輛餐車,讓餐車經營範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