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裁縫
用「復古」布料做老式時髦衣
如何用一句話來概括Cassandra Bailey這個女生呢?只能這樣說了:不會玩滑板的電單車騎手,不是個好裁縫。Cassandra從阿爾伯達省的一個只有9000個居民的、叫做Cochrane的小鎮,來到溫哥華闖蕩,算算也有快10年了。這裏不但有滑板公園,更有優秀的服裝設計學院,她還有了人生第一輛電單車。「我高中畢業時就知道,我必須出來,那裏(家鄉)太小,盛不下我的野心。在這裏我遇到了我從來沒想過會遇到的人,也從沒想到我會遇到現在的機遇。」
文、圖:盛滔滔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Cassandra Bailey有自己的工作室。這個地方很難找,在溫哥華東2街的橋下的一片不起眼的破舊廠房區裏,找到門牌號,發現是一扇緊閉的車庫門。打電話進去,Cassandra卻從另一個門牌號碼的門裏出來迎接。
進到裏面,發現就像進入了一個迷宮,上下左右都是通道,房間低矮,一路被Cassandra提醒好幾次要注意頭頂橫樑,不要撞到頭。連去一趟衛生間出門來,都要辨別一下才能從昏暗的走廊摸索找得回去。
推門進入Cassandra的服裝工作室,倒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只有幾百平呎的樣子,但是非常明亮,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一個服裝設計師兼裁縫所要的一切都在這了:簡易但非常結實的工作檯面、繩尺、剪刀等各種工具、鉚釘扣等,牆上掛着盤成卷的各色尼龍搭扣,再往裏有鎖邊機,還有各種型號和用途的電動縫紉機。
Cassandra有好幾個「身分」:2009年她從溫哥華社區學院服裝設計製作畢業後,成了一個服裝設計師。兩年的密集學習,讓她技藝加身。儘管不少人都告訴她,時裝業也不是那麼好「混」(找工作),但她還是選擇一腳踏入。
「畢業后我幹過的工作都很cool,我在服裝設計工作室裏幫人剪裁,當然也踩過縫紉機啦。」
Cassandra的另一個身份是夜班廚師——一周有三個晚上在朋友的餐廳廚房裏幫忙,周五在另一個朋友的酒吧的吧台裏幫工。那時候,她已經和人一起合租一個小工作室,安置了自己的縫紉機,只不過要做什麽還不是那麼清晰。
機會來了就像中獎
Cassandra來溫哥華的第二年,就有了人生第一輛電單車。一來二去,她結交了很多電單車圈子裏的朋友。她注意到他們都很偏愛一款用老式蠟油厚棉布做的外套(見右側內嵌方圖)。
蠟油布(wax cloth or oil cloth)現在是一個複雜、微妙的概念了——百年的歷史,從開始的防雨布到進入服裝領域,再到從1950年代開始的幾十年興盛,再到現在的沒落。Cassandra說,騎電單車的這個圈子的人、那些有復古情結的人、那些時尚界的講究老式時髦的人,他們還是會穿蠟油布風雨衣,畢竟新科技紡織材料如GORE-TEX都是合成材料,而不是純天然材料,而且服裝儘管功能強大,但樣式過於單調。Cassandra看到了這一點,苦於蠟油布成本太高,讓她無法起步。
正在這時,機會來了!有一個做蠟油布服裝的品牌退出市場,導致工廠剩餘很多布料。這批高質量的布料顏色多,幅面寬,價格是甩貨價。
「我當時感覺就像中了六合彩,如果我不拿下這批布,以後回想起來肯定後悔。」,Cassandra說。她拿到了多少布料呢?「一大批!直到現在,6年之後,我還沒有用完。」
Cassandra把她工作室出品的服裝命名為Old Fashioned Standards(老式時髦標準)。所謂老式,就是手工方式來做,用匠心做,做質量持久的東西,之於裁縫,這就是那種追求工匠精神的體現;之於顧客,就是要回到過去的年代,也許是自己的祖父或父親曾有過一件蠟油布風雨衣,那種形象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代就已經植入腦海。它的樣式簡單,但也可以永遠不過時,只要好好保養它,它永遠不會壞。
總之「老式時髦標準」是反現代快速消費的時裝觀念的——你只需要一件jacket,你只需要一個背包,但它們都是forever,這也是反現代商業的規模生產的觀念的,而Cassandra就是一個人在溫哥華的一個小角落裏堅持在做這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取得一種經歷
Cassandra一天的日程是早上八九點就準時到工作室開始工作——量身定做蠟油布風雨衣的訂單已經排到5個月之後!「即使這樣,我的顧客也願意等。他們還屢次建議我,應該賣得更貴。」,Cassandra笑說。
Cassandra過着簡樸的生活,房租儘量低,這間工作室也是從朋友手裏租下的,只有240元,雖然小又低矮,但已經很滿意。
「我所有錢都花在滑板設備和電單車上面了。」,Cassandra除了有一輛本田CB 400F,還有一輛1200cc發動機排量的哈雷Sportster電單車。「休息日我會和朋友騎上電單車去到各處,帶着我的滑板!玩滑板的女生不多,騎電單車的女生也不多,但愈來愈多啦,好像這也成為了一種時尚。」
從去年開始,Cassandra也開始考慮靠近一點商業市場——小批量地出產彩色的工裝背帶褲,根本供不應求,「而且大部分要穿工裝褲的都是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