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屆政府與立法會關係劍拔弩張,特首林鄭月娥上場後強調要改善關係,立法會今年度通過的法案、財委會通過政府撥款項目和金額,就較上年度倍增;林太首份《施政報告》的致謝動議,更獲個別泛民支持。有建制派認為,林太藉加強溝通拉攏到部分泛民。有泛民承認林太「民生牌」奏效,但認為行政立法關係只較以往正常少許,並非改善,批評政府在高鐵一地兩檢等政治敏感議題上仍然是「強推、不惜一切」。
明報記者 梁智康 何宛兒
每月到立法會 赴溫和泛民慶典
林太上場後多番向議會伸出橄欖枝,如每月到立法會出席半小時質詢環節,不少撥款項目以「先易後難」排序,曾出席民主黨、公專聯和教協等溫和泛民的慶典場合。2017/18立法年度,截至6月底,立法會大會通過26條法案,上一個年度只有13條;財會截至6月中通過75項、共值1739億元的項目,上一年度只有29項(759億元)。
民望方面,根據港大民研民調,回歸以來4屆特首上任一年後的民望均較剛上任時下跌,林太去年7月上任時,支持度評分為61.1(100分滿分),今年6月評分跌至54.3,但仍較梁振英同期的46.4分高。
林鄭班子13名局長今年6月的支持率淨值(支持率減反對率)較去年7月全線下跌,但當中10名局長的支持率,至今仍高於或等於反對率。勞福局長羅致光為最受支持局長,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最不受支持,支持率淨值跌幅最大的局長為教育局長楊潤雄,上任一年累跌30個百分點,至負9個百分點。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形容,上屆政府和議會互相猜忌,亦要處理港珠澳大橋等多項爭議撥款,關係是最低潮,但林太與梁振英最大分別,是她茪O與泛民溝通,「拉攏到無咁激進的泛民」,並願以「先易後難、民生先行」原則將撥款項目交到財會。不過,陳希望林太可以平衡,「不要太傾斜泛民」。
胡﹕新政府沒敵對心態處理民生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認為,新政府沒以敵對心態處理民生事務,惟今個立法年度的項目相對少爭議,故難單靠今年數字,看到行政立法關係之間的隱憂。他說在一地兩檢等爭議議題,行政立法關係仍緊張,過去一年看不見政府就爭議議題廣納民意、開誠布公,預料未來出現具體政治議題時,如《國歌法》本地立法、甚至《基本法》23條立法等,行政立法關係會受影響。
另外,林太指明司局長須在新政府上場兩年內走訪全港18區。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葉永成和沙田區議會主席何厚祥皆認為,官員落區可幫助下情上達。葉表示政府大多正面回應議員訴求,即使未能即時回應,都會後補文件。何厚祥稱區議員歡迎官員落區,官員有責任「接地氣」,惟部分落區官員負責範圍與地區事務關係不太密切,如財庫局長劉怡翔落區,就只有三分之一區議員出席。
【數據評林鄭一周年】
(系列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