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季健康展覽」邀請三名醫療健康專家,分別講解減肥瘦身、骨質疏鬆和脂肪肝的問題,內容豐富多元,氣氛活躍。
由於參加者都是華人讀者,因此主講嘉賓之一的註冊營養師姚婉芬介紹健康飲食時特別提到華人的生活習慣,以引起共鳴。她舉出案例,指她的一個病人移民前只有100磅,但其後增重至180磅,原來她每天都到茶樓飲茶,午餐晚餐大多數都到外面餐廳解決,又或者到燒臘店「斬料」,多油多鹽的飲食習慣導致她發胖,關節亦因為長期承受體重而出現問題,在調整飲食習慣後,病人成功在3個月內減去10磅。
姚婉芬又提到華人常吃的粥粉麵飯都不利於糖尿病病情,應適可而止,而減重亦不宜操之過急,否則會出現反彈。她建議減肥人士應以每星期減1至2磅的進度為標準。
主講骨質疏鬆的曾廣營醫生表示,骨骼健康有四大要素:基因遺傳、賀爾蒙、營養及運動,前兩者均是不可改變的因素,因此市民只能從飲食和運動方面著手,預防骨質疏鬆。
曾醫生說,年長人士每日需要吸收1200毫克的鈣和1000IU的維他命D,他說雖然市面上有很多鈣和維他命D的合成補充劑,但他建議應把兩者分開,單獨購買。他解釋,因為合成補充劑有足夠的鈣時不一定有足夠的維他命D,但服食太多顆的話,鈣的攝取量又會超標,因此分開服食會比較理想。
曾醫生說20至30歲是人體骨量最高時期,年過50歲流失的速度就會加快。在超過50歲的人士當中,每4名女士便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而男士則每8人中有1人,因此女性較易出現問題。
加拿大肝臟基金會代表張曉韻則講解如何預防脂肪肝,指出除酒精外,肥胖、糖尿病、甚至蛋白質營養不良和短時間減肥都會造成脂肪肝。她解釋,節食期間當身體發現營養不足時,會動員體內器官輸出脂肪,輸出過盛時便會積聚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張曉韻又說,很多人都以為完全戒油可以預防脂肪肝,她強調這個想法也是錯誤的。她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與脂肪一樣,都是產能營養素,若攝取過多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最後也會轉化為脂肪存在體內。她建議多吃深海魚、瘦肉或以豆類代替肉類,並吃適量的蔬菜和穀物,才能做到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