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天起會在各區舉辦巡迴展覽及進行問卷調查(見另稿)。另一邊廂,本土研究社推出「民間諮詢」,批評官方諮詢高估本港未來土地需求及土地短缺情G。有學者估計,本港土地短缺最多為600公頃,質疑政府高估一倍。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現階段難以準確估計30年後人口及住戶數目,又強調即使人口增長較預測少,但平均每戶人數亦減少,認為現時的人口及土地短缺估算是合理。
土地大辯論今天起進入第二階段,本土研究社則發起民間諮詢,並向市民派發刊物《未來土地發展真實選項:好誠實研究及公眾諮詢》。該刊指出,政府於2007年制定《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報告時,估計未來30年本港人口增長160萬,新增房屋用地需求約1200至2000公頃;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公眾諮詢,是建基於《香港2030+》的數據,當中對本港未來30年人口增長的預測減至87萬人,但對新增房屋用地需求的估算仍達1670公頃。
林超英:高估一倍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質疑,政府下調了人口增長預測,但未有相應調低新增房屋用地需求的估算,認為政府高估了本港土地需求及未來土地短缺的情G,他批評政府未有解釋本港為何需要1200公頃土地。陳表示:「小組的問卷就像有最低消費、預設的『點心紙』,一定要在18個選項中選夠1200元,但市民無法問為什麼要消費1200元。」
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認為,政府預計本港土地短缺1200公頃,是高估了一倍,估計最多只需要600公頃土地。
本研社批留基建設施地過多
本土研究社批評,政府未解釋需覓得的1200公頃土地將如何分配用途,又質疑政府在《香港2030+》中,表明預留1448公頃「基建及設施用地」,包括可以興建9個迪士尼樂園的康樂及消閒設施用地、可使用85年的靈灰安置所用地等,質疑預留大量土地作有關用途屬不必要。
陳劍青又認為,本港有逾千公頃「雪藏」土地可用作發展,包括723公頃未有被納入新發展區的棕地、200公頃短期租約土地等,足以解決短中期土地需求,但這些「雪藏地」未被納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公眾諮詢中。他質疑小組有預設立場,為政府推銷填海、發展郊野公園等選項。
黃遠輝:每戶人數降 估算合理
黃遠輝回應表示,現階段難準確估計30年後人口及住戶數字,但小組有檢視《香港2030+》就人口及土地需求的估算,認為有關估算合理。他說,雖然政府過去曾調低人口增長預測,但每戶居住的人口數目亦在下降,因此不會按人口增長預測下調的幅度,調低土地需求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