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練筆﹕積學儲寶(二) 閱讀「寫作」 一一如「二」
【明報專訊】考評報告常指出學生兩大問題:一是寫作立意平凡或流於俗套,取材蕪雜,粗枝大葉,未能配合題旨;二是雖有「起承轉合」的形式,但內容組織紊亂,未能互相呼應,多是邊寫邊想,沒有用心佈局。筆者再以閱讀「卷一」篇章為例,示範如何做到「一一(閱讀)如二(閱讀與寫作)」的效果,在學習「閱讀」時,同時提升「寫作」能力,帶來相得益彰的效果。
年份:2007香港中學會考
篇章/字數:游宇明《只能陪你一程》(約700字)
體裁/題材:抒情哲理散文(親情)
■學習重點 (寫作)
1)立意取材深刻
文章道出了人生深刻的道理:「你只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只能與人共走一段路,這注定了你給予別人的有限性,又怎能要求別人無限付出?」(立意)作者更在文中選取了不少片段(選材)來闡明這番體會:送別好友、陪伴父母、子女、妻子等。
引文:「每一個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這注定永遠只能陪人一程。你愛自己的父母,希望他們長命百歲,但你再孝順他們,他們也會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歡自己的兒女,時刻夢想用自己身軀為他們遮風擋雨,然而,你再高大,總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們前面,你只能陪兒女一程;你擁有一個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屬於父母,後面幾十年會被兒女、命運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朋友之間兩肋插刀的友誼,然而,不是朋友離開你,就是你離開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選材緊扣題旨(人生路上的陪伴),兩者圓滿地結合,自能觸動讀者情愫。面對如斯沉重話題,作者沒有刻意擺出說教的姿態,反而娓娓道來,善於選取人倫中的「陪伴」片段,牽動人們的感情,選材聚焦,情韻細膩,堪可參考!
2)結構互相呼應 組織嚴謹
文章先言送別好友(起),帶出「人生相伴」的主題(題旨),及後寫出人生種種「陪伴」的情狀(承),接着指出我們應以「珍惜」及「學會放棄」的心態面對人生種種「只能陪你一程」(轉)(「珍惜」及「學會放棄」的心態又各呈對比),最後道出「你只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只能與人共走一段路,這注定了你給予別人的有限性,又怎能要求別人無限付出?」的體會(合)。文章結構嚴密,互為呼應。
3)移情養性 開拓讀者心懷
閱讀就是寫作的「養分」,不同作家呈現了不同的感情世界,游走當中,讀者的心懷自然可以拓展。有時可簡單將一些概念「轉化」,變成自己的養料,栽到文章中。既然人生種種不過「只能陪你一程」,學懂「珍惜」更應「學會放棄」,為何不能以這種心態面對「困難」、「執著」甚或「煩惱」呢?這些不過是人生的「過客」,總會過去,為何戀棧不休呢?「學會放棄」,放下無謂的困擾,更應「珍惜」人生難得有如斯讓自己歷練的機會。
◆「寫作」取法「閱讀」,世事並無不可!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語文同樂 第3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