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近年推出「斜坡優化計劃」,有系統移除老化的台灣相思,重新種植其他樹木;發展局制定的新植樹指引,建議部門挑選樹種時,應考慮樹木生長周期。不過,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擔心,部門以樹木老化為藉口,移除有價值的樹木,例如古樹名冊上的百年大樹。 據了解,政府的顧問報告研究逾百種樹木的生長周期,然後將該批樹木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20年;20年至40年;及40年以上,當中市區常見的合歡,屬於生長40年便會步入衰老期的樹種;紅木生長70年才會衰老。顧問認為,不同樹種在生命周期各階段(包括播種、樹苗、成熟期、衰老期)有不同維護需求,了解一棵樹的生命周期,有助挑選合適樹木,為社區發揮最大功能,亦不需耗費大量資源維護,例如花數以10萬元計公帑為感染褐根病的大樹建鐵架,支撐樹身以防倒塌。 稱可免耗費大量資源維護 蘇國賢說樹木在不同環境下生長,生長周期可以有很大差異,不希望見到部門未來以此為砍樹藉口,又稱本港路邊樹木問題存在多年,應先建立全面的樹木資料庫,再詳細評估每種擬引入樹木是否適合本港種植,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森林,而非「棵樹有問題便移除,換新樹了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