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科技專家周偉江:已完成火星探測器氣動設計
中國近年積極發展太空科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十一院研究員周偉江上周昨日透露,中國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已完成氣動外形設計,氣動力及氣動熱設計工作。火星探測任務將力爭實現環繞、着陸和巡視三大目標,其中著陸器的着陸過程涉及多項空氣動力學難題。
周偉江介紹,着陸器降落過程初期速度很快,為避免空氣摩擦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其燒毀,需要有一定升力令它減速。此類軸對稱結構的航天器,要產生升力必須讓它不對稱,這有幾種方法。國外一些探測器採取的是調整重心的策略,中國的火星着陸器則是通過開啟活動控制部件、配合噴流控制來產生升力。
周偉江又指,着陸器下降過程中,會不斷有部件分離。比如先要拋出前蓋,打開降落傘,此過程不能影響飛行器的穩定性;降到一定高度時,要拋掉大底。由於此時着陸器是大底朝前降落,這個動作相當於是迎風完成,接下來還要把倉內的巡視器拋出去。如此一來,變成幾個部件一起降落,如果相互干擾碰撞,會對任務造成很大影響,這些問題都要在氣動設計中考慮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