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圖飛天壁畫現文化博物館 數碼敦煌洞窟7月展出
【明報專訊】康文署昨公布2018/19年度的重點活動,其中香港文化博物館於7月再與敦煌研究院合作,以「數碼化」形式呈現敦煌洞窟,包括著名的飛天形態和五臺山圖;香港科學館則與故宮博物院和倫敦的科學館合作,在年底展出多件鐘表珍寶,並邀請故宮專家來港示範如何運作鐘表。
部分博物館於2016年8月起免費開放常設展覽,康文署長李美嫦昨在傳媒茶敘稱,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間,參觀人次較上一個年度同期平均升七成,去年整體參觀人次達690萬,科學館去年展出木乃伊的「永生傳說」參觀人次最多,達85.4萬。
11月辦港台90周年展
文化博物館將繼2014年底,再與敦煌研究院於7至10月合作,展出76件套文物,以「數碼化」形式呈現敦煌四五個洞窟,介紹當時人民生活。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稱,希望令公眾置身洞窟,體驗數碼化保育技術,公眾將見到敦煌壁畫的飛天形態、61洞窟最具代表性的巨幅五臺山圖。
五臺山圖是敦煌壁畫最大的全景式歷史地圖。她又透露,適逢今年是香港電台90周年,11月起會有相關展覽,展品或包括首次開台用的咪高鋒。
科學館年底辦故宮鐘表展
康文署與故宮博物院續簽5年合作意向書後,首個展覽將是年底在科學館舉行的鐘表珍寶展,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透露,將展出約120件套故宮鐘表文物,來自英、法、瑞士和清代帝王御製,並向倫敦的科學館商討借出其鐘表儀器展覽。她指出,鐘表對古代帝王並非單純報時工具,而是玩物,以展品之一英製「水法鐘」為例,它運行時模擬鳥兒喝水,呈現鄉村景色。
歷史博物館展古奢侈品
歷史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合作,展出約210件套亞述等時期的奢侈品和戰利品,該館總館長黃秀蘭表示,除金銀器和象牙雕刻,當時已有「A貨」,部分陶瓷展品是仿製金屬、玻璃器皿。
圖書館方面,李美嫦透露今年第三季在港島、九龍及新界各選一所圖書館,試行延長周日及公眾假期的服務至晚上8時,為期3個月,推動全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