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球開講《帝女花》 細味香港集體回憶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共研香江計劃」(Hong Kong Studies Initiative)舉辦的「我寫•我城」(City Inscribed)的講座系列,昨晚邀得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及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陳國球進行一場公開演講,陳教授在講座中透過廣為香港人熟悉的粵劇經典《帝女花》,與參加者細說香港抒情文學的獨特角色。
陳國球教授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暢談他對香港抒情文學與社會變遷的看法。陳教授說:「很多人在研究香港文學時,都會將通俗文化放開一邊,但事實上香港文學並不應在雅與俗之間,作簡單的切割。」
他說,《帝女花》於1957年推出時,是屬於流行文化的作品,但當中的文學成分很深厚,多年來亦獲得不少藝壇文人將之改編或重新演繹。
從粵劇到1997年回歸時,譚盾將「香夭」一段戲的旋律編進其交響曲作品,到2006年香港一個本土樂團創作的《香.夭》,反映對香港未來的情感,以及詩人廖偉棠寫下「為香港而作的」、表達香港現況的《香夭/序曲》,甚至是香港動畫麥兜故事中的舊曲新詞創作等,都足以證明《帝女花》已經成為香港集體回憶的一部分。
陳國球說,香港的抒情文學,並不限於愛情,而是對社會、對文化的情感表達。《帝女花》正正有著召喚香港、傳遞信息的重要功用。
對於香港現時的情況,陳教授坦言,基於實際的經濟與政治、社會狀況,很多人都會產生了「無力感」,但他認為這時候,更需要的是加強新一代對香港文化的認識並加以鞏固。
陳國球表示:「文學是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的結合與交流,因此在認識或研習香港文學時,不應只看眼前,而是了解這些作品是如何形成,透過培養年青人的歷史感,才能令他們的論述更有力,並能加強他們選擇未來前途的能力。」
除卑大的公開講座外,陳教授今日會在列治文圖書館以廣東話主講一場講座,期望能與本地的香港人或關心香港的居民,分享他與團隊製作《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的體會。
陳教授說:「香港文學蘊含很深、很優美的文化,從中亦可揭示香港人的心路歷程,製作大系的期間,每一步都像一個發現的過程。」他並透露,第二輯共16卷的《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亦正在籌備當中,期望屆時能推出網上版,讓非身在香港的讀者也能一同分享每個新的發現,同時找回屬於香港人的回憶。
有關「我寫•我城」的詳情及各項活動的資料,可瀏覽「共研香港計劃」的網站http://hksi.ubc.ca/events/event/city-inscri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