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虛擬貨幣之首比特幣,從2017年12月17日高點2萬美元,一直跌到2018年2月6日低點6000美元左右,跌幅約有70%。
這次幣災來得既快且急,很多人懷疑究竟虛擬貨幣狂潮是否到了盡頭。
www.phemey.com的潘啟才說﹐他個人相信這次只是一次大調整,他的看法如下。
首先,如果這是一個世紀大騙局,這騙局厲害之處,是在過去幾個月內,差不多天天都有不同媒體報道,免費為比特幣做宣傳。沒見過一件事,會有不同政府在差不多同一時間,表示不同程度的關注,以及加強監管及控制。
最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高官、金融界具影響力的人物及經濟學者,對比特幣及相關虛擬貨幣的評論,可以是南轅北轍。
不相信這種虛擬貨幣的人認為﹐比特幣的價格最終會跌到零,最樂觀的支持者卻認為﹐比特幣最終升到100萬美元。
潘啟才指出﹐如果比特幣真是一個騙局,背後支持這個騙局的技術卻是革命性的。較早前,阿肯色州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問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技術的價值﹐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西恩卡羅(Christopher Giancarlo)回簽說﹕「沒有比特幣,就沒有分散式帳本。」
潘啟才表示﹐人們要知道什麼是區塊鏈,它是一種「將資料記錄的技術」。區塊鏈起源於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幣,因此區塊鏈就是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透過集體維護﹐區塊鏈裏面的資料更可靠,或是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個全民皆可參與的電子記帳本,一筆一筆的交易資料都可以記錄。
區塊鏈技術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創新技術,依靠複雜的密碼學加密資料,再透過巧妙的數學分散式演算法,讓互聯網最讓人擔憂的安全信任問題,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前提下﹐使用者可達成共識,以非常低的成本解決網路上信任與資料價值的難題。
他又說﹐如果比特幣是一個騙局,參與這個金錢騙局的人數已不少,以持有比特幣的錢包計算,這數字已急速上升到大約2,100萬個。還有﹐比特幣現可在全世界共130個交易所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