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公布《2016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G報告》,發現少數族裔的貧窮率,在政府恆常現金政策(包括綜援等)介入前後,分別達19.4%及17.6%,較2011年的15.8%及13.9%有所惡化。報告亦發現,少數族裔的貧窮人口中,以南亞裔比例最多,佔四成,當中又以巴基斯坦裔最多。 報告指出,2016年本港少數族裔的貧窮人口,在政策介入前後,分別有49,400及44,700,貧窮率則分別為19.4%及17.6%,本港同期整體貧窮率,在政策介入前後分別為19.9%及14.7%。報告亦顯示,少數族裔在職貧窮情G嚴峻,主因學歷及技術水平偏低,令收入較遜色;而部分族群家庭明顯較大,在職人數相對少,導致在職貧窮情G普遍。 少數族裔窮人 南亞佔四成 若按族群分類,南亞裔貧窮人口在政策介入後有17,900人,佔整體少數族裔貧窮人口逾四成。在南亞裔的貧窮人口中,近半(8600人)是巴基斯坦裔,印度裔及尼泊爾裔則分別有4300人及4000人。 扶貧委員會成員張國柱認為,政府雖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但針對少數族群的宣傳或有不足,「他們不知道可以申請,或者在申請時遇到關卡」。他說,巴裔有需要的貧窮人口高,但能說烏都語的翻譯人員數目卻不足,致輪候翻譯時間很長,影響申請援助進度。張續稱,少數族裔學習廣東話情G亦不理想,政府或非牟利組織應提供更多中文課程。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說,在教育、就業、使用公共及福利服務等方面,少數族裔明顯處於極不利處境,獲取各種服務支援受到很大限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