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瓜菜汁
有養生功效
蜂蜜和很多不同的食物都可以相搭配飲用,有很不錯的養生效果。在這裏,為大家盤點幾種蜂蜜水的搭配方法,快來一起看看吧。
蜂蜜的營養價值
蜂蜜可促進消化吸收,增進食欲,鎮靜安眠,提高機體抵抗力,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積極作用。患有高血壓的老人,每天早、晚各飲1杯蜂蜜水是非常有益的,因為蜜中的鉀進入人體後有排鈉的作用,可維持血中電解質平衡;慢性肝炎、肝功能不良患者常吃蜂蜜能改善肝功能;對於肺結核、胃腸道潰瘍等慢性病患者,蜂蜜是良好的營養品,能增強體質。
蜂蜜水的搭配方法
蜂蜜芹菜汁:新鮮芹菜適量,洗凈榨汁,添加適量蜂蜜,每天飲服2 - 3次,每次一湯匙,飯前飲服,對尿道結石、前列腺炎、皮炎等都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蜂蜜番茄汁:番茄適量,洗凈榨汁,一玻璃杯番茄汁添加一湯匙蜂蜜調勻,每天飲服2 - 3次,能增強食欲,加快消化過程,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增強造血功能,並可保持人體內酸鹼平衡。
蜂蜜馬鈴薯汁:取馬鈴薯適量,洗凈榨汁,一杯汁液加入蜂蜜一湯匙調勻。每天2 - 3次,晚上空腹飲用。對維護正常人體代謝和心臟功能正常有很好的幫助。同時對胃酸過多以及因胃、十二指腸潰瘍所引起的疼痛、脹氣、惡心等徵狀,均有比較明顯的抑制作用。
蜂蜜南瓜汁:新鮮南瓜適量,洗凈榨汁。一杯南瓜汁加入蜂蜜1湯匙調勻。每天飲服2 - 3次,對心血管疾病、肥胖病、肝臟與腎臟疾病,以及各種水腫都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兼具利尿和鎮靜的作用,還可輔助治療前列腺癌。
蜂蜜黃瓜汁:取黃瓜適量,洗凈後榨取汁液,一玻璃杯黃瓜汁加入蜂蜜一小匙調勻。每天服2 - 3次,可潤腸通便,健腎利尿。老年人久服可防止毛髮脫落及甲狀腺機能亢進。
蜂蜜的簡單選購方法
看光澤及顏色:真蜜肉眼觀色淺白色質地為好,淡黃色或琥珀色,以淺淡色為佳;光澤不是很透亮。假蜂蜜色澤鮮艷,用白糖熬成的或用糖漿冒充的,所以看起來非常清澈透亮,一般呈淺黃色或深黃色。另外純凈的蜂蜜是無色的,蜂蜜的顏色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不同植物的花粉而造成的。所以說深色的蜂蜜營養要比淺色的蜂蜜營養豐富,但深色的蜂蜜往往也含有比較濃重的氣味,如蕎麥蜜;淺色蜜一般氣味清香,如荔枝蜜、槐樹蜜。
含雜質鑑別:可以用燒紅的鐵絲插入蜜中,冒氣的是真蜜,冒煙的有假,如果是純蜜,鐵絲拔出後,十分光滑,不附雜質。用筷子挑起蜂蜜,能拉成長絲的,不斷流,絲斷會自動回縮且呈球狀者為上品。將蜂蜜和水按1:5比例混合,放置一天,無沉澱者為佳品。
含水鑑別:蜂蜜滴於白紙上,純正蜂蜜成珠狀,不會滲開,而摻水蜂蜜則會漸漸滲開,滲開速度愈快,摻的水分愈多。
含重金屬鑑別:取蜂蜜一湯匙,加入小半杯很濃的涼綠茶中,如蜂蜜已受重金屬污染,茶水中的單寧會與蜂蜜中的重金屬起化學作用,生成灰色或褐色、黑色鹽類。顏色愈深,說明受重金屬污染的程度也愈重。
含澱粉鑑別:將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適量水煮沸,待冷卻後滴入幾滴碘酒搖勻,如果溶液變成藍色或紅色、紫色,說明蜂蜜中摻有澱粉類物質。
含糖鑑別:摻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較差,不清亮,呈混濁狀,花香味亦差。摻紅糖的蜂蜜顏色顯深,摻白糖的蜂蜜顏色淺。可用兩手指揉搓,以感到粘膩為好,有顆粒感的則含糖。
口感鑑別:真蜂蜜香甜可口,有輕微淡酸味,結晶塊入齒即酥,含之即化,而假蜂蜜有苦澀味,結晶塊咀嚼如砂糖,聲脆響亮。
----------
秋後主攻進補
多吃黑色食物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這說的是夏天過度的損耗對人體的健康狀況產生影響,即使夏天不生病,入秋之後也會產生疲倦乏力感。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入秋之後也到了一年之中的進補時節,此時調養好身體,能為安然過冬打下堅實的基礎。
養血就是養根本
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補血、養血,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這是由女性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女性如何來養血呢?首先要多吃一些含鐵量高的食品,紅色瘦肉、肝、動物血、木耳、麻醬等食物中含鐵量都比較豐富,而且也容易吸收。中醫認為,「黑色入血」,也就是說顏色深的東西功效是入血的,像紅棗、阿膠、龍眼肉、紅糖等都屬於「黑色」,也可以適當增加攝入量。其中,紅棗的主要作用是益氣補血,適合氣虛血虛的人食用。阿膠的主要作用是滋陰補血,適合陰虛血虛的人食用。脾胃虛寒的人則不適合單獨吃阿膠,可以搭配陳皮。龍眼肉的主要作用是補心脾同時補血,適合心脾虛弱同時血虛的人食用。有痰火、舌苔白厚的人,不宜多吃,因為龍眼肉會加重上火徵狀。
「秋凍」適度放鬆身心
秋天養生,很重要的是養情誌。俗話說,秋風秋雨愁煞人,說的就是秋天的氣候變化容易讓人心生悲情,不利於人體功能的調節,也容易影響身體的各系統的健康。古代說,情誌養生;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不良情緒會沿?下丘腦—垂體—生理系統軸線,影響生理健康,對於女性來說,會影響月經。秋天養生,還講究適度「秋凍」。「秋凍」可以使人體的陰津得以保存,防止秋燥傷人,也讓人體慢慢適應逐步下跌的氣溫,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準備。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就不適合秋凍;此外,平時身體虛弱的人,或者怕涼畏風者也要及時添加衣物,以免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一些女性,寒氣滲透,還會導致痛經,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婦科系統的健康。
藥食同源適量小酌
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養生,健康飲食,強健身體,更有多數人選擇炮制藥酒來養生。「酒為百藥之長,飲必適量」之語,出自班固《漢書‧食貨誌》一書。在古代的中國,很多長壽的人都將有益身體且藥食同源的材料泡入酒中,每天適量飲用。例如,酸棗仁助眠;枸杞子滋陰補腎;龍眼肉、菊花明目安神,這些藥食可以幫助調理身體,溫補肝腎。睡前不妨來上一小杯,有助睡眠。
此外,秋季養生還要適當鍛煉,增強抗病能力;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順應天時,安然度秋。
----------------
吃臘味的健康守則
臘味有其獨特的色香味,是不少市民喜愛的食物,常見的有臘味包括臘腸、臘鴨、臘雞、臘肉、臘魚等。臘味是中國傳統的醃製肉類,將肉類經過醃製,並於處理時加入鹽、砂糖及酒等混合調味,再靜置數日風乾而製成,在醃製肉類的過程中,會加入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等防腐劑,不僅能使臘味具獨特的顏色及風味,更具有抑菌的作用。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的食品安全資訊網頁所載,使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目的包括:
防腐作用:在醃製肉類過程中加入硝酸鹽/亞硝酸鹽,可抑制細菌的生長,尤其是肉毒桿菌的繁殖,對保存食物十分重要;
?色作用:添加於肉類製品中可以保持鮮紅色澤,以及增加其特殊風味,如臘味、香腸等,令到食物外觀更吸引;
保存肉味:肉類經過長期貯存,氧化作用會令肉味出現酸敗,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可減慢酸敗,使臘味保存肉味。
由於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能與醃肉中的其他物質會起化學作用而產生亞硝胺,這是在人類會致癌的物質,因此只應用達到預期效果的分量。同樣,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的食品安全資訊網網頁所載:
1.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所訂定的準則,亞硝酸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允許使用在生產醃燻肉等的加工食品中。在符合標準規定的條件下使用亞硝酸鹽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
2.然而,不合理地大量的攝取硝酸鹽∕亞硝酸鹽則可能會引致血紅蛋白血症,使患者的皮膚呈青紫色;一般來說,初生嬰兒及患有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的人士較易會出現上述的徵狀。所以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安全安全中心忠告:嬰兒較易亞硝酸鹽中毒所以不宜食用臘味;小孩也不宜多吃。
3.市民應保持均衡飲食及切勿過量進食。經醃製過的食物添加過量鹽調味,易造成攝取過多,導致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此外,廣東省食藥監局提醒,臘肉臘腸等臘味多為豬肉醃製而成,膽固醇含量高,且動物性脂肪不易為人體所吸收,因此,過多攝取或增加健康風險。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安全安全中心建議,市民應並注意均衡飲食,不宜過量進食臘味,患有糖尿病、心臟病及高膽固醇的人更應節制。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的食品安全資訊網頁提供給市民的小貼士:
1.選購:向有信譽良好及持有牌照的商店購買,切勿光顧無牌小販或購買來歷不明的臘味;臘味一般會以真空包裝及散裝形式出售;真空包裝因以密封方式處理,保質期一般較長。購買時需注意其包裝及標籤:包裝是否完整無破損;標籤要清楚並包括食品名稱、廠商資料、淨重、產地來源、保存期限、成分、食品批號等資料;選購散裝臘味時應購買表面乾爽、色澤自然均勻、肥肉部分應呈乳白色、無異味及無發霉的 臘味。
2.烹調:煮食前應除去有顏色繩的部份;食用前應確保臘味徹底煮熟或蒸熟。
3.正確保存方法:購買後的臘味應以保鮮袋或容器裝好並儲存於雪櫃內;臘味如果發霉或發出異味就不應再食用;應盡快食用,如有標示保存期限應在期限內食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臘味食品每次最好別吃超過150克。特別是在烹飪時,要多放水、多煮。水煮能讓臘味中的亞硝酸鹽、過多的鹽和脂肪等溶於水中。每次宜煮不少於三十分鐘。腊味儲存上也有講究,應保存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保存期一般為三至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