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多家投資公司預告,電動車時代快要降臨。隨著生產技術改良,愈來愈多電動車投入量產階段,瑞銀更預言,明年開始﹐歐洲出產的電動車總成本首度與傳統電油車看齊。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認為﹐投資銀行是投資意念的推銷員,賣花讚花香很正常。
投資公司的分析員﹐多數不是真正親手幹實業,他們的看法會不會是書生之見?投資者自行判斷好了。
日前,近年冒起得很快的英國家電潮牌Dyson宣布進軍電動車市場,多少印證早前大行對電動車市場的樂觀言論,不只是書生之見,而是有愈來愈多的商界用它們的身家財產下注。
林少陽指出﹐Dyson創辦人占姆士戴森(James Dyson)自1983年發明第一部以旋風分離(Cyclonic Separation)技術吸塵的G-Force吸塵機後,事業一籌莫展,這個產品等到1991年﹐才在日本國際設計展銷會上獲獎成名。
生意人無寶不落 證電動車前景樂觀
戴森可以說是工業界的喬布斯,他生產的多款家用電器集合新穎設計、簡約美與實用於一身,反轉消費者對原有電風扇、吸塵器或電風筒的印象。Dyson旗下的產品一點也不便宜,幾千元一台電風扇、數萬元一部吸塵機,消費者皆視作等閒,依然客似雲來。
林少陽非常期待Dyson這次進軍電動車市場,會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創意、革新及良性競爭,給消費者更高性能、更具藝術美感的全新駕駛體驗。至於價錢,以Dyson一貫的作風,可能不是集團老闆、該品牌忠實顧客最關心的課題。
去年,Dyson全年做25億英鎊生產,純利高達6.3億英鎊,純利率逾25%,在工業製造業內,無人望其項背。據說,戴森早於1998年計劃在電動車市場一展抱負,只可惜當時時機仍未成熟。戴森目前身家78億英鎊,有足夠的彈藥投下巨資,開創一片新天地。
Dyson或如蘋果後來居上
林少陽指出﹐今天的Dyson,會否像10年前的蘋果電腦爬過諾基亞、黑莓等手機界大哥地位一樣,在電動汽車界後來居上,爬過目前市場領先者特斯拉(Tesla)?很可惜,Dyson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家私人企業,公眾投資者暫時未能透過買入其少數股權,分享Dyson未來成長的果實。不過,進入電動車市場,一開始很可能是一場極燒錢紙生意,聰明的戴森老闆,不可能不知道當中的風險。假如在Dyson宣布投下巨資進入電動車市場不久,又再宣布集團的上市大計,一點也不會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