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市擬體育館旁建庇護所
先定計後諮詢 被責罔顧兒童利益
【明報專訊】列治文市府計劃於市南的一處工商業區,將一幢工業建築物改建成無家可歸者的緊急庇護所,但其選址隔鄰,卻是一間專以兒童及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體育館,中間只相隔一條窄小的停車道。體育館的華裔創辦人及負責人王瑩,指市府罔顧兒童的利益,在未事先進行諮詢下,便準備將庇護所建在每周有最少2000人次使用的體育館旁。列治文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回應指,將極力確保庇護所不會對周遭帶來不良影響,並強調無家可歸者不等於是犯罪者,部分人是有工作的,只是苦無住所。(見另稿)
列市市府計劃於市南的一處工業區內,興建一間無家可歸者緊急庇護所。庇護所的選址為馬蹄道(Horseshoe Way)12040號,項目是市府與救世軍及卑詩房屋局(BC Housing)合作,暫定於2018年秋季啟用,可收容最多36名男女的無家可歸者。
在庇護所選址隔鄰開辦未來德體育(Wayland Sports)近10年的王瑩上周才接獲市府的通知信,知會他建議中的庇護所將於其隔壁興建。他對此深感不滿,並且非常擔憂,甚至已經多晚失眠。「這對我們不公平,我明白無家可歸者需要幫助,但不是在犧牲一大批小孩的情況下去幫。我們是在上周才收到市府的信件,當下不知如何反應。」
王瑩說,體育館是他的心血,中文取名未來德,正正是希望能培育孩子有美好未來,當初開辦,是因為列治文沒有類似的公共設施。他說,體育館的學員及使用者,年齡由一歲半至18歲也有,當中以本地白人為主。他並向記者展示學員紀錄,據粗略估計,每周進出體育館參與訓練和活動的兒童及青少年,最少有2000人次。
王瑩表示,他最擔心的不是生意的前景,而是庇護所收容無家可歸者帶來的整體影響,尤其是對兒童的心理健康。他說:「作為家長,你如何向小孩解釋他們所看到的這些無家可歸者?成長的風氣和環境,足以影響小孩的未來個人成長,我們在培育優良、健康的孩子,但市府卻在做對他們有害而無利的事。」
在智利域(Chilliwack)亦有開辦體育館的王瑩說,當局也在該體育館附近設立庇護所,「我們看到吸毒者丟棄的針筒增加,就在體育館外,同時偷竊案亦增加,周遭的地方都受到影響。」
令王瑩感到不滿的是,根據列市府的規劃,旁邊的用地是用作工業用途,但市府卻指規劃附例容許在該處建立緊急庇護所。他說:「想當初我們申請興建體育館,就連通道旁的一棵樹,也要按照市府的要求,去改變我們的圖則,去設法保護,他們對一棵樹尚提出保護,但我們孩子的下一代,他們卻可因30幾名無家可歸者而漠視。」
對於市府稱,庇護所的選址附近便有警署,可提供所需的支援及確保治安不受影響。王瑩慨嘆這不是警察能處理的問題,是整體的風氣。
王瑩指,體育館門外設有巴士站,但從巴士站通往庇護所的位置並沒有行人路,預期屆時所有人都會在體育館門外的停車場經過才可進入庇護所。
王瑩說,他的體育館在卑詩省內共有6間分店,規模是全省最大,本省的一些運動員亦曾在體育館內進行訓練。他說,他是申請聯邦政府的貸款來支持體育館的開辦及營運,現時尚在償還的貸款約為550萬元,倘若庇護所建成後,引發家長為學員退學,他亦會因此而破產。
王瑩昨日已獲市長馬保定的辦公室人員確定,可於日內再與馬保定會面陳情。王瑩坦言理解無家可歸者需要幫助,但希望能提出其他方法幫助他們。
王瑩亦陸續收到附近一帶的商戶的簽名支持,昨日亦有支持者特別開車將簽名送交給他。他說:「我知道請願、抗議也未必有用,現在只希望能動之以情,令市府為下一代的未來著想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