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申訴專員及廉政專員黎年出席有關良好管治的分享會,他強調個人操守十分重要,以免影響所屬機構的形象。他又指出,擔任廉政專員時,為免利益衝突,決定是否出席聚餐前,會查問所有出席飯局者的背景。 指良好管治須尋求公眾共識 曾任申訴專員、廉政專員、貿易署長等公職的黎年,獲邀出席由義務工作發展局舉辦的「良好管治解碼分享會」,分享良好管治心得。他指出,公共機構及受政府資助的機構均使用公帑,若出現管治問題,會影響政府的管治威信。良好管治包括公眾參與、共識主導、高透明度等元素,因此政府不能獨裁。 黎年說,擔任貿易署長期間需要出席很多應酬活動,一天需出席兩三個酒會,亦經常與商界聚餐。轉任廉政專員後,生活截然不同,笑言因為「無人敢請我食飯」,所以可以經常回家吃飯。他說,身為廉政專員,行為舉止必須非常謹慎,若有人邀請他出席聚餐,不但要清楚對方的身分背景,也要知悉其他出席飯局者的背景資料,避免有利益衝突。有時候他會「自我隔離」,選擇不出席某些飯局。 管理層身兼多職易出事 在處理投訴個案時,黎年會主動申報利益關係,若個案牽涉他認識的人,便不會接觸該個案。他指出,很多情G也牽涉個人判斷,強調個人操守非常重要,避免損害廉政公署的形象。 對於有非牟利機構出現管治問題,黎年認為,原因之一在於機構的董事經常身兼多職。他說,有不少董事同時兼任其他機構的董事,又有不少人只是名義上成為董事,甚少出席會議,未能完全理解機構的運作詳情,亦無足夠時間參與機構的工作。他認為最重要是管理層有心服務機構和社會,才有助良好管治。 未評鄰舍會事件 籲藉機改善制度 鄰舍輔導會因財政預算失誤,導致遣散部分員工,黎年表示不清楚詳情,故不作評論。但他認為社會可因此事,查看其他非牟利機構有否類似情G,有助改善整個管治制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