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哈莉瑪(紅衣)已辭任國會議長及議員,爭取出選新加坡總統,被指為大熱,惟其印度裔血統可能成為仕途更上層樓的障礙。(網上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俄證實曾收特朗普律師電郵
美測試新核彈 望2020年投產
俄證實曾收特朗普律師電郵
日副相暗撐納粹捱轟
美測試新核彈 望2020年投產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星篤定選馬來裔總統 掀「混血」爭議
3潛在角逐者被批血統不純

新加坡總統選舉9月舉行,今次將按去年修憲規定,歷來首次啟動「保留選舉」機制,內定只限馬來裔參選,意味着星洲將出現自建國首任總統尤索夫伊薩以來首名馬來裔國家元首。這項政府自詡為體現多元種族文化的政策,卻意外地觸發連串種族爭議,包括前國會議長哈莉瑪在內3名潛在候選人的馬來背景皆被置於放大鏡下,惹來不夠「馬來特質」的質疑。有網民批評推動這項新政策的執政黨庸人自擾。

去年修憲

5任未當選自動留位

新加坡國會去年底通過憲法修正案,設立「保留選舉」機制,只要新加坡三大族裔(華裔、馬來裔和印度裔)任何一個連續5任都未有出任總統,下屆總統選舉即保留予該族候選人,這規定隨即在9月新一屆選舉上應用。政府聽取檢察總署意見後,決定由首任行使民選總統權力的黃金輝(華裔)計起,此後有王鼎昌(華裔)、納丹(印度裔、兩任)和現任的陳慶炎(華裔),故按機制只限馬來裔參選。參選者報名後會接受族裔身份核查,以確認候選資格。

然而,新政策卻令各潛在候選人的種族背景是否有足夠「馬來特質」(Malayness),成為坊間評頭品足的焦點,與本為突顯種族多元核心信念的原意背道而馳。其中被視為政治建制心儀人選的前國會議長哈莉瑪(Halimah Yacob),被發現父親是印度裔穆斯林(母親則是馬來裔),令她能否算是馬來人引起爭論,社交媒體上有許多批評、質疑,認為她理應被視為印度裔。

前議員:部分人要求

百分百馬來裔

兩名宣布有意參選的潛在對手也捲入類似爭議:波旁海事公司亞太區執行主席法立(Farid Khan)被揭露身份證上註明巴基斯坦裔(但其母親是華裔和馬來裔混血兒),他強調自己和家人實踐馬來文化,也說馬來語,故屬於馬來社群;而第二房地產集團創辦人兼總裁沙里馬里肯(Mohd Salleh Marican)也有一半印度裔血統,他以馬來語受訪更被狠批不夠流利。有馬來裔前國會議員指出,「馬來特質」之爭在以往大選從未出現,估計今次爭議出於有部分馬來人覺得,既然國家元首這次要由馬來裔出任,「那麼這個人理應是100%馬來裔」。

馬來身分複雜 無明確定義

《海峽時報》政治主編扎基爾(Zakir Hussain)上月撰文批評這股圍繞「馬來特質」的爭論,他形容3名潛在候選人本身都廣受社群、同儕和傳媒公認為知名馬來裔人士。他認為爭議的其一因素是「馬來人」的定義較複雜。

有別於華裔和印度裔都可被理解為先祖來自或可追溯至中國和印度,馬來裔包括各種被視為區內土著的不同種族,但馬來身份認同要直到1930年代才真正興起,主因是馬來語傳媒的出現助長了馬來社區的民族主義,而現今馬來西亞執政黨的巫統(UMNO)1946年成立(當時仍是英殖年代)亦進一步令「馬來裔」定義更清晰。

網民質疑庸人自擾

損民族共融

然而,出於捍衛多元種族文化制度的理由,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做法不同,未有對各族裔列出更詳細明確的定義,埋下爭議伏線。

馬來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阿都哈米(Abdul Hamid Abdullah)認為,各界須在新加坡的脈絡下對馬來裔作「更寬廣的定義」,否則可能引發馬來社群的分裂。

總理李顯龍去年解釋「保留選舉」新制度時稱,總統是新加坡作為多元種族國家的象徵,若候選人總是來自同一個族群,會失去國家公信力的象徵,連國家多元種族的本質都會受到質疑。但有星洲網民質疑,風波根本是執政人民行動黨庸人自擾,無端改制而觸發「深層種族意識的討厭覺醒」,反而損及星洲提倡的民族共融和精英治國,有人更發起聯署要求取消這項政策。明報記者 周宏量

 
 
今日相關新聞
星篤定選馬來裔總統 掀「混血」爭議
4大族分「CMIO」
星篤定選馬來裔總統 掀「混血」爭議
涉同類質疑 馬哈蒂爾遭翻舊帳
4大族分「CMIO」
涉同類質疑 馬哈蒂爾遭翻舊帳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