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代價 3年排碳量增1200萬噸
【明報專訊】2015年核一廠1號機大修後,遭立院杯葛暫停,之後陸續共有3部核能機組停止運轉,根據台電統計,暫停的核能機組改以燃煤、燃氣取代後,累計至今年底,3年來排碳量增加1200萬噸,空氣污染物氮氧化物(NOX)也多排近千萬噸,不僅助長氣候異常也傷害人體健康。
台灣有三座核電廠,一年發電400億度,扣掉停擺機組每年減少100億度,台電必須改用燃煤、燃氣等火力機組取代。台電主管說,燃煤每度發電排碳約0.8公斤,比燃氣的0.4公斤足足高出一倍,核能則是零排碳,核能機組停擺,立即造成排碳量大幅攀升。
2014年時,台電一年排放的溫室氣體是8489萬噸,2015年起攀升至8536萬噸,去年2016年更超過9000萬噸,逼近9050萬噸。台電主管稱:「多出來的量,就是停掉核能機組,改以火力取代的結果。」
面對核能提前退場,台電主管表示,藉由設備更新效率提升,近幾年排碳目標儘量維持在9000萬噸左右,估計要到2024年,再生能源補足後,才能取代核能退場的400億度電,排碳總量也才有機會降下來。
對於非核排碳量增加,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林全能回應:「短期內起起伏伏難免」。他說,台灣減碳目標,一個是自願性配合的國家自主減排貢獻(INDC),2030年要比2005年減排20%,一個是溫減法明定2050年要比2005年減排50%,經濟部會從「增加低碳發電」與「新節電運動」,兩端併進達成法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