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組部長趙樂際入常受阻,十九大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選可能會出現較大變數。近期內地傳出的消息顯示,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很可能屆齡退休,不再留任;廣東書記胡春華和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入常的機率提升;而入常的大熱門仍然是副總理汪洋、中辦主任栗戰書和上海書記韓正。
王岐山料屆齡退休
王岐山屆齡退休主要還是遵行高層的政治規矩,即「七上八下」,因王到今年7月已滿69歲,如打破規矩會開不良先例。而且,他即使留任常委,也因資歷太高要排名第三,無法再兼任中紀委書記,取代李克強任總理更不可能,故所謂他留任可保持反貪腐勢頭根本無從談起。
「三代國師」王滬寧有望入常
王滬寧作為江澤民「三個代表」理論、胡錦濤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的主要作者,「三代國師」之稱並非過譽,而且王和栗戰書一樣,近年作為習近平每次國內視察和國外出訪的左膀右臂,其受信任程度毋庸置疑。
惟一向以來,傳說王滬寧本人「進步」意願不大,寧留任政研室主任,或從事學術研究。
10年來無論是書記處書記還是政治局委員,他都極為低調,或伴隨左右,或策劃於密室,個人從未有一言外露,亦無單獨公開活動,更未主政一方,本以為入常希望不大,但現在既然傳出有望,相信其未來角色,很大程度與意識形態或黨務有關,或是劉雲山的接班人。
胡春華若果真入常,則下任中共總書記接班人已呼之欲出,也意味着習近平將循例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交棒給胡。而習能接受一直被視為團派傳人的胡春華,並在新常委中容納李克強、汪洋、胡春華3名團派,與之前打壓團派的做法大相逕庭,箇中轉變不可謂不大,背後原因值得探尋。
至於5年前與胡春華一同入局的重慶書記孫政才今次為何不入常,說法頗多,一說孫曾被發現戴過多隻貴價手表,有「表叔」之嫌;二說中央巡視組指摘重慶肅清薄熙來、王立軍餘毒不力。
還有一說指孫與國師王滬寧曾有過節,不一而足,這樣,孫在十九大也就裹足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