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中港澳小學生 常識交流
時事通識教材
背包圖書館:作家張婉雯 動物是生活老師
古文趣談:孝與考
參考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教育線眼:網上評估加「因材施測」非一兩年成事 ╱文:余諫之

【明報專訊】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總監莫慕貞提出將現有網上評估系統「STAR平台」改良為「因材施測」的KDCAT(Knowledge-structure-based Dynamic 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即動態電腦化適性評估系統),但她稱因意見在檢討TSA委員會「不被聽到」而辭任委員。據筆者了解,STAR其實已很落後,若要與時並進,就要加入因材施測及人工智能評卷功能,需花龐大費用,亦非一兩年能成事。

系統遠遜內地

教育統籌委員會於2000年因應教改,建議設立基本能力評估(BCA),當中包括TSA及SA(學生評估)。SA有試題庫供學校使用,當年由「考試局」負責出題目,為確保題目優質,要經多人審閱及修訂,首數年每年僅得數十條題目,用戶亦少。SA發展緩慢,至2016學年停用,變成STAR,由教育城管理,除中央試題庫外,亦有電腦化評卷及提供學生評估報告,但系統已遠遠落後於內地。

STAR欠缺的,首先是因材施測功能。因材施測不再是全體學生做同一份試卷,而是因應學生程度為其選題目,舉例,學生先做3條題目,電腦按其成績分配第4題,再按第4題表現分配第5題,餘此類推,藉此更準確評估學生程度,作出回饋。此系統成本非常高,首先要將題目按深淺排序,數學題還較易分深淺,語文則較困難,例如解讀不同文體和內容的文章,題目程度可能「難分高下」。將題目排序後,還要有大批考生試考,分析其表現再輸入電腦,電腦才懂得如何因應考生在某一題的表現,為其揀選下一條題目。

改革與否 教局明年初揭盅

STAR另一欠缺是人工智能。有人工智能的系統不再限於自動評改短題目和選擇題,而是電腦輸入大量人工改卷的資料後,已能讀得懂作文內容、結構、寫作手法等,自動為作文評分,人工智能也能代替考官為考生考口試及評分。

教育局稱料明年初就STAR的發展有初步建議,當局是否願意投放大量資源令STAR追上評估潮流,教育界拭目以待。

余諫之

 
 
今日相關新聞
教育線眼:網上評估加「因材施測」非一兩年成事 ╱文:余諫之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