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科技大學第三年舉辦水底機械人大賽,吸引300名來自42間中小學的學生參與,弱勢(disadvantaged)學生需與一般學生組隊合作,利用水底機械人完成任務。特殊學校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教師鄭文輝說,此比賽以共融為宗旨,主流學生完全沒小覷殘障學生,盼學界辦活動時更多提倡共融價值。 鄭文輝說,部分學界比賽雖歡迎特殊學校參加,但沒提及共融主題,一次他帶隊出賽時對其學生說「友誼第一」,旁邊的主流學校學生不屑地說「友誼第一喎?」但參加科大的賽事時,負責籌劃的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開宗明義指共融是該活動重要目標、盼不同學生都能享受過程。 主流校生贈機件助升級 參賽隊伍會參加半日工作坊,在科大、教育大學及理工大學學生指導下學習製作水底機械人知識,之後會獲發摩打及支撐水底機械人的架,再從大會分發的零件中揀選合適者砌成鏟、爪或磁石吸附器等,加裝在機械人上,令它有能力完成水底任務,如清理海H垃圾、建造物件等。首部分比賽由每校派代表操作其機械人完成任務,第二部分則為聯校組隊比賽,每隊中除了一般學生外,亦有少數族裔、主流校內的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特殊學校或基層學生,他們要分別出動各自製作的機械人,合作完成任務。 今年羅怡基學校學生與保良局志豪小學及青年會書院3校學生獲編入同一隊,因合作精神佳,奪得聯校最佳共融獎。鄭稱,該校5名小六至中二隊員在比賽中各展所長,如肌肉萎縮學生能以靈活手指使用無線控制器,控制水底機械人;輕度智障學生想出在塑膠文件夾剪洞,將之製成膠網撈東西;需插喉助呼吸的學生負責策劃,在比賽時發現摩打壞掉,建議同學輪流吃飯,以接力換摩打;患腦麻痺症學生擔任隊長,匯報整個機械人計劃;有社交困難的學生負責組裝及為機械人導航。鄭指隊員與另外兩間主流學校學生合作參賽時,「大家坐下來商討計劃,不會是其他學校學生自行作決定,再分工給我們的學生」,主流學校學生更主動拆出其機械人的零件,裝到羅怡基隊伍的機械人,以增強其功能。他補充,羅怡基學生知道自身有限制,學習上更積極,相信主流學校學生能感受得到。 胡錦添說,過往還有對機械人感興趣的輕度智障學生,能講述很多機械人原理,亦有主流學校患學習障礙的學生在比賽中奪得第3名;活動令任導師的大學生和一般中小學生,在接觸弱勢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其長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