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圖1)(圖︰樂施會)
放大
 
(圖、圖1)老撾農民Bounthit Inthavong以耕作為生,從前主要種植稻米,現因應市場變化,與丈夫改種檸檬、芒果及竹等。(圖︰樂施會)
放大
 
老撾村民Ka Sonkhamxay居住的村落已有210年歷史,約有878人居住,過去15年基礎設施終得改善,如鋪設道路、電力網絡及清潔飲用水設施等。(圖︰樂施會)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你識唔識:法定捐贈器官 年齡惹爭議
配對題
選擇題
明報通識網:2016/17學年時事通識問答比賽
英譯概念:Localism(本土主義)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透視貧窮?老撾:小農難受惠外國投資

【明報專訊】老撾是東南亞北部的內陸國家,西北接壤緬甸及中國,東鄰越南,南接柬埔寨,西面是泰國,是中南半島上唯一的內陸國家。老撾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湄公河一帶本地∕國民生產總值(GDP)最低的國家之一,老撾政府於2001年始制定脫貧計劃。據世界銀行資料,貧窮率由1997年的39%降至2012年的23%。雖然貧窮情况已改善,但農村的減貧速度趕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山區農村由於位置偏遠及基礎設施落後,貧困情况更嚴重。老撾政府希望引入外資,以新科技提升農產品價值,幫助經濟發展。

外國投資者主要以土地特許經營或「訂單農業」(又稱契約農業)投資。「訂單農業」即農戶先跟買方協議,在種植前已簽好訂單,然後根據訂單種植相關農產品,避免盲目種植市場不需要的農產品。

貧窮率23% 政府冀外資帶入新科技

在老撾,過去大部分「訂單農業」是非正式的,大多為親友關係或長久以來貿易網絡。不過,隨老撾的農產品漸融入全球供應鏈,正式合約也愈來愈普及,農產品亦須符合質量要求。外國公司於老撾投資的多為工業用樹,如橡膠、柚木、桉樹和沉香等,亦有甘蔗、玉米、木薯等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

外資為部分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和直接收入,也帶來其他間接益處,例如提供先進的農業技術及協助建設基礎設施等。然而,貧困的農民由於沒有土地或只有擁有質量差的土地,很少獲得外資訂單。而外資提供的工作崗位亦不穩定,如市場需求因季節而變化,很多農民只以短期工形式被僱用,不僅沒有福利保障,而且薪酬很低。

農產品被低價收購 農民負債

此外,老撾的農民不一定能參與「訂單農業」的合同談判,因談判的過程通常只由村級領導、地方官員、小貿易商、大投資者、銀行或其他信貸提供者等商討,農民大多不了解外國公司和地區政府簽訂合同的內容。此外,當地農民很難獲得信貸,或貸款年利率達15%至20%之高,這不單將農民置於債務風險中,亦減少他們擴大生產規模的可能,這亦導致農民只能依賴外國公司的資金。

以老撾南部沙灣拿吉省,Mitr Lao糖廠的「訂單農業」為例,幾乎所有參與訂單的農民都有負債,平均負債5400美元(約42,028港元)。主因是Mitr Lao糖廠以低價收購農民的甘蔗,農民每公頃土地的平均收入約864美元(約6724港元),但生產成本卻要2463美元(約19,170港元)。每次收穫後,公司先從農戶的收益中扣除債務,如農戶的收益不足以支付,糖廠會要求農民在30天內償還債務,否則收取額外利息。可以想像小農在沒有議價能力下,處境只會愈來愈糟糕。

文、圖︰樂施會

[通通識 第456期]

 
 
今日相關新聞
透視貧窮?老撾:小農難受惠外國投資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