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成三陸上原油管道
防海上通道被切斷
中國近年除積極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外,為防範海上原油通道被切斷,及突破馬六甲海峽困局,在過去10多年間,至少已建成3條陸地進口原油管道,包括西北通道中亞的中哈管道、東北的中俄管道、及西南的中緬管道。
據資料顯示,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西起裡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全長2798公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起於阿姆河右岸的土庫曼和烏茲別克邊境,經烏茲別克中部和哈薩克南部,從霍爾果斯進入中國,成為「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全長約一萬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每年將從中亞地區向中國穩定輸送約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中俄原油管道全長4770公里,由西伯利亞至中國東北,每年可供原油1500萬噸。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原油運輸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
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港。2013年9月30日,中緬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氣。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至上月正式投入運作。這條管道每年能向國內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而原油管道的設計能力則為每年22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