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症患者 走音不自知 百中有四 無礙溝通
【明報專訊】電影《走音歌后》女主角梅麗史翠普熱愛唱歌,卻不知自己勁走音兼節奏感差,原來這個狀G可能是患上先天性失樂症(congenital amusia)。理工大學正招募相關患者研究,探討失樂症與廣東話之間關係,希望透視患者的腦袋,看看究竟問題何在。
明報記者 梁曉晴
患者自覺問題不大
現職護士的Ben生活正常,但與朋友唱卡拉OK時,卻出現走拍子又未必「唱畯窗v的情形,朋友都習慣他無法跟上音準及拍子的「特殊風格」,他認為問題不大,「好似有人係路癡,有人計數差,我覺得聽唔到走音唔一定係病」,但原來他正是失樂症人士。而另一名就讀護理系的陳小姐既唱不出正確的音階,也聽不出自己走音,早前經測試才確認患失樂症,聽辨走音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她形容:「好似不考試就不知自己成績差一樣。」
失樂症對日常生活影響輕微,惟總聽不出走音走拍子與否,確會引發尷尬場面。理大今年招募有相關症狀人士做實驗,以求了解失樂症對粵語聲調感知的影響,參加者除了可確認個人狀G,如完成所有測試程序,更可獲最高600元報酬。
學者﹕溝通配合表情動作
研究負責人、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助理教授張偲偲表示,失樂症患者天生無法聽出音樂走音或走拍子,每100人當中約有3至4人患有此症,她強調患者日常交際溝通應影響不大,因聆聽他人說話時,會同時因應對方表情、動作及前文後理協助理解,「最多可能唱K時論盡點」。
張偲偲指外國過去有不少相關研究,但較少針對中文,尤其是失樂症與廣東話之間關係,而廣東話分成9個聲調,而聲調與音樂有密切關係,理大的研究望可找出失樂症患者聽聲調時,是否如聽音樂般有問題。
理大研粵語聽力影響
測試分成3部分,參加者先要進行約半小時網上測試,分數達標會獲邀到理大進行一小時篩選測試;如證實患有先天性失樂症,就會進行行為測試,即聆聽廣東話單字或詞語的聲調分別;最後測試則是腦電波(EEG)實驗,以檢視腦部在聽取聲調加工時出現什麼問題。張偲偲解釋:「人的行為都是由腦控制,若出現問題應該是腦中某個部分,或加工的某個時間出問題,而腦電波技術可幫我們看看清楚腦袋在哪堨X了問題。」
張偲偲解釋有關規定是希望控制參加者的語言背景,又指大部分人以左腦控制語言,但左撇子卻有機會由右腦控制,故實驗要求參加者必須慣用右手。另外,參加者須從未接受正式、有系統的音樂訓練,以避免影響實驗準確性。
可網上自我測試
欲知是否患有失樂症,可於www.brams.org/amusia-public/?lang=en,頁面輸入「AGEN01」編碼做測試(只有英文或法文);如「五音不全」想報名參加研究,可電郵至rebecca.ym.lau@connect.poly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