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擊:由「肉彈」到「港女」 女星光影形象變遷

[2017.04.26] 發表
《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第一本以演員為論述主題的著作。(圖a)
(圖b)
葉玉卿(圖c)
葉玉卿
張曼玉(圖e)
張曼玉
(圖d)
吳君如(圖g)
吳君如
(圖f)
鄭秀文(圖h)
鄭秀文

【明報專訊】都市傳說稱,若遇見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代表大限將至……網絡資訊發達,有關流言不攻自破,只見每年一度的「韓國小姐選拔大會」總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因為佳麗雖美,卻像倒模出來的陶瓷娃娃。大眾對美的標準愈發單一,眼大臉尖鼻高成為「美」的唯一準則,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策劃《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一書,由該學會副會長卓男(圖a左),與曾任該學會會長及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蒲鋒(圖a右)擔任主編,帶領讀者認識當代43名香港電影女星的風姿,用文字定格女星的璀璨光影,映照時代變遷。

《群芳譜》

浮生若夢,光影留情,一代代電影工作者把剎那光影化作永恆,映照當下,記認時代。蒲鋒在《群》的導言寫道:「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但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卻不是香港女星的黃金時代。」約於1970年代開始,李小龍與許冠文開創香港商業電影「打」與「笑」的主流,女星在電影往往只是陪襯,加上不少女星結婚生子後便宣告息影,令男星成為香港電影的重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花了兩年半策劃《群》一書,記錄當代43名香港電影女星的風姿,希望年輕一代藉此認識過去紅極一時的女星,為光影作證。《群》不止記述眾多女星的演藝生命,同時寫出女星如何擺脫社會定型,在男性主導的電影工業佔一席位。

■1970年代 從「肉彈」出發

香港1970至1980年代,女星大多只是電影中的陪襯品,而身材姣好、以性感形象示人的女星則被稱為「肉彈」。「肉彈」源自英文bombshell一詞,形容性感妖冶的女人。蒲鋒指一開始大家都抗拒或看不起「肉彈」,「到了某個階段,人們開始尊重拍過裸露戲的女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葉玉卿,她一開始是拍暴露戲成名的,後來大家發覺她真的有演技,某類型角色她真的演得很好、很傑出,因此大家便尊重她,她亦曾獲金像獎、金馬獎提名」。蒲鋒表示「大家對女星的接受在社會都有一個過程」,除了葉玉卿外,曾被定型是「性惑尤物」的李麗珍和舒淇都是把衣服一件件穿回來的好例子,反映社會愈開放,性感女星不止是男性的欲望投射,亦可憑演技獲得讚賞、受人尊重。

葉玉卿:《天台的月光》(1993)

憑着電影《天台的月光》,葉玉卿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是她從「肉彈」蛻變為實力派演員的證明。電影講述葉曉桐(圖c,葉玉卿飾)是個單純天真的女子,因黑社會丈夫失蹤3年,要獨力撫養兒子;後來她遇到警察劉正文(梁家輝飾),並找到一份推銷汽車的工作。劉正文教葉曉桐許多汽車知識,漸生情愫。縱然葉玉卿在《天》延續性感形象,但擺脫了以往性開放女子予人的負面印象。正如蒲鋒所述:「葉玉卿在《天台的月光》、《紅玫瑰白玫瑰》的角色都很respectable(可敬的),很令人尊重。」

■1980年代 打破「花瓶」形象

卓男指1980年代的女星分幾類:第一類是拍電視劇出身的,如鄭裕玲、吳君如、劉嘉玲;第二類是選美出身,予人感覺只能做「花瓶」角色;第三類是歌手出身,如梅艷芳。卓男解釋:「80年代流行文化與電視文化興旺,電視台提供了很多女演員,這些女演員並不是純粹演戲。」她認為,80年代的女星很多時都被人定型,不論是張曼玉、劉嘉玲、吳君如也好,「她們都在等一部戲,扭轉她們的形象」。

張曼玉:《旺角卡門》(1988)

卓男認為張曼玉可算是1980年代的代表女星。張曼玉選美出身,予人「花瓶」印象,經過幾年磨練,「她拍了王家衛(執導)的《旺角卡門》(圖d),搖身一變好像開竅了,一開竅整個人演起戲來已經截然不同」。不少人認為《旺》是張曼玉演藝生涯的轉捩點,她在電影飾演黑道大哥華仔(劉德華飾)的表妹(圖e),譜出情緣。卓男說:「香港很多女星你以為她只有外表,但其實她也經歷過一些磨練,一直找機會證明自己也是ok的。 」

吳君如:《4面夏娃》(1996)

被定型的,不止是年輕貌美的「花瓶」,還有以喜劇女丑姿態成名的吳君如。吳君如一向被認為是「大笑姑婆」,外表不及其他女星漂亮。卓男說吳自資開拍《4》(圖f),就是為了突破喜劇形象,證明自己有更多可能性。《4》由4個故事組成,吳君如一人分飾五角(圖g),更獲得首個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0年代至今 呈現「港女」本色

「80年代多警匪片、英雄片,女人的角色在電影永遠只是綠葉。90年代開始多辦公室愛情片、都市愛情片,女人相對而言比較有戲可演,不似80年代(女星)都是欲望投射。」卓男指出,近代女演員如楊千嬅、鄭秀文等,形象「貼地」、比較「港女」,承載着與本地社會貼近的特質,「但相對80年代出道的女星,她們的刻苦程度就沒那麼高。始終整個社會風氣不同了,戲路、電影生態也不同」。

鄭秀文:《孤男寡女》(2000)

《孤》講述的是辦公室女郎Kinki(圖h,鄭秀文飾)與上司華少(劉德華飾)、年輕富豪Roger(黃浩然飾)的辦公室愛情故事。卓男認為鄭秀文在電影中的角色很「港女」:她為人踏實、神經質,周旋於上司與年輕富豪之間,呈現了「港女在工作以外的憧憬」。電影英文片名Needing You...,源自Kinki跟Roger乘遊輪出發往美國結婚時,華少趕往碼頭的告白。卓男說此呼應她在《群》前言中的描述:「女明星,像個默默奉獻著青春和生命、毫無怨言地守護著家庭的母親,低調但偉大地存在」。女明星,縱然大部分時候都不是電影的重心,卻總是能「找到溫柔地發揮自己影響力的空間」,發光發亮。

文:譚舒雅

圖:譚舒雅、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250期]

更多教育
文化延伸:《通靈少女》 求神不如求己
【明報專訊】現代談及鬼神,一般視之為不合時宜的迷信,然而在每個城市的陰暗角落,總有人喜求助於靈媒、巫師、乩童,以圖把未知與不可解交託鬼神。陽... 詳情
古文卜卜趣:曹植的艱辛歸途
【明報專訊】〈贈白馬王彪〉原文(1)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 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汎舟越洪濤,怨彼... 詳情
【明報專訊】趙武靈王是著名的歷史人物。他了解到匈奴騎兵的優勢,推行「胡服騎射」政策,開疆拓土,使趙國躋身戰國七雄之列。其後,武靈王禪位給太子... 詳情
【明報專訊】248期得獎名單: 「觸心弦.築希望」——余嘉露與友人籌款音樂會門券 吳紫焜、余海欣(得獎者將獲專函通知) [... 詳情
(P4-P5) Feature:Be our guest!
【明報專訊】The Smarties can't wait to feast on the delicious dishes prepare...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