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中毒之謎如查案
【明報專訊】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顧問醫生麥永禮稱,化驗有毒植物就如警察查案,證據愈多,破案愈快愈準確。團隊會根據臨H徵狀,盡量縮窄可能相關的毒素範圍,再化驗確認,「不會如機關槍般胡亂掃射」。
無根藤寄生斷腸草 無毒變有毒
化驗室科學主任林英豪憶述,曾有病人進食在山邊採摘的無毒植物「無根藤」後出現斷腸草中毒,經鑑定證實他沒有誤認,只是該株無根藤不知何故含有斷腸草的有毒成份「u吻生物鹼」。
醫護人員正感奇怪,剛巧林與拍檔上山拍攝斷腸草,意外發現有無根藤依附寄生,推斷病人採摘的無根藤也有類似情G,無根藤汲取斷腸草的養分時,同時汲取其毒素,致病人中毒。
有毒植物「四海為家」,團隊要憑病人零碎記憶尋找它。化驗室副顧問醫生張耀君自言是「鍵盤戰士」,試過有病人依稀記得在荃灣採摘到鵝膏菌,唯一較準確描述是小路入口有信箱。他於是以Google地圖的街景功能在自然教育徑附近搜尋,找出信箱位置,再靠同事到現場搜索,終成功採摘野菇標本。
一品紅毒性輕微
另一副顧問醫生程楚君補充,有些植物坊間認定其劇毒,事實卻非如此。例如「一品紅」(又稱聖誕花)自1919年1宗小童懷疑進食後中毒死亡的案例後,便被標籤為劇毒,但它原來只有輕微毒性。有研究指出,大多數誤服的病人無任何中毒徵狀,小部分人輕微腸胃不適並全部康復。她說希望透過圖鑑消除謬誤。
有毒植物沒有明顯特徵,外行人容易「中招」,例如常見植物紅杜鵑全株均有毒,嚴重中毒可導致心律不正。麥永禮說,除非肯定該株植物無毒,否則所有野生植物均不應進食,「尤其菇類,有毒和無毒的(外觀)差異非常小,亂吃是M自己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