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習與小朋友相處是一門學問。住茤衁瑤略茪@直以責備方式管教長子文燁,又將注意力全投放在剛出生的幼子,引來長子一句「你是否不愛我了?」,令她內心備受壓力,一度需要求醫。經轉介後,蔡太參加了親子遊戲治療課程,學習放下家長身段,以兒子的角度出發,改善親子關係。 蔡太8年前結婚,兩年後誕下長子文燁,與丈夫的家人共7人同住400多方呎的將軍澳單位,雖然環境比較擠迫,但一家尚算融洽。直至幼子兩年前出生,她察覺文燁情緒變差及變得反叛;當時她以母乳餵哺,難免不分晝夜照顧幼子,以致未能如過往般每逢假期帶文燁到公園玩。她回想,有一次文燁放學回家,故意吵醒熟睡中的弟弟,又不做功課,突然問她:「你是否愛弟弟,不愛我了?」令她十分心痛。去年初,因生活環境太狹窄,她只好將幼子交到外家代為照顧,蔡太、其夫及文燁則搬到茤虳~住,假期才回將軍澳。 棄命令管教 母子同受惠 「為何我以前被父親責備後會服從,但兒子卻不聽我的說話?」未能處理生活壓力的困擾,蔡太一度只懂以責備方式回應文燁的不滿,情緒問題令她一度要求醫。經醫生轉介後,她與兒子參加親子遊戲治療課程,學習細察兒子一舉一動,「往日他玩遊戲,我只會在一旁看荂A原來兒子最喜歡玩收銀機遊戲,我嘗試聽他講解,順應他的要求」,她亦嘗試在生活中實踐,叫兒子起H亦由「命令」式,改為預早開燈讓兒子適應光線,才再叫他起H。兩母子關係其後改善,蔡太情緒亦獲紓緩。 臨H心理學家蕭皓而說,遊戲治療的好處包括調節兒童情緒及助學習解決問題。她說,小孩語言未能完整地表達情緒,玩具、遊戲可協助抒發情緒,遊戲涉及拆解難題及學習秩序,家長在過程亦可學習尊重子女想法,促進親子關係。 香港家庭福利會獲民政事務局及家庭議會資助,由去年11月起展開為期一年半的試驗計劃,利用「親子遊戲治療法」,為3至10歲兒童的家長提供一系列講座及工作坊,協助他們了解及處理子女情緒及行為問題,服務對象包括全港家庭,如果親子關係面對較大困難、子女有行為問題或基層家庭可獲優先考慮,預計可提供超過200個名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