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也學STEM 砌喇叭嘗編程 更了解學生困難 師生增話題
【明報專訊】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要具成效,教師對其的了解不可或缺。香港仔工業學校(下稱香工)今年推行另類教師發展日,全校教師也要「砌」一部喇叭,該校又鼓勵教師在考試期間如不用監考,可利用有關時間學習編程及雷射切割技術,了解未來趨勢,師生之間又多了一個話題。
明報記者 黃津琪
香工是教育局4所「專業發展學校」之一,負責支援3所伙伴學校。該校多年前是工業學校,故工程及機械方面較其他學校成熟,為推動STEM,該校除添置新型號的3D打印機、金屬雷射切割器等,又劃出房間作為STEM基地,學生可於電腦室設計作品,再到隔壁的儀器房製作。
校長:讓非理科教師也認識STEM
該校今年要求教師在教師發展日製作喇叭,接受STEM訓練。校方為教師提供底板、開關及大細聲按鈕,以及揚聲單元(喇叭重要部件),由科學科教師教授眾人組裝、接駁電線及組裝外殼,教師都要親自動手。校長黃振裘說,首先要讓全部教師認識STEM,營造氛圍,再騰出空間讓教師思考如何令日常教學配合STEM發展,「要思考如何讓全校教師,特別是非理科教師認識STEM的精神,才可令不同學科與STEM配合」。他說砌喇叭不是很難,「最慢的在兩小時內也完成,但當中不少教師也會碰壁,如製作外殼不會用膠水或釘,而是採用入榫法(將兩塊一凹一凸的材料結合),但有教師會弄不清上下左右前後,拼不到又要再試,是trial and error的過程」。他表示教師反應正面,「平日的教師發展日通常是理論性一點,今次可以玩,沒那麼悶」。
學生考試期間 教師上堂學習
該校也安排教師在學生考試期間,利用毋須監考的時間學習編程或電腦繪圖,但屬自願參與性質。黃表示,為鼓勵文科教師參加,校方會安排教學助理一對一跟進,確保科技底子沒那麼強的教師也跟得上進度,逾半教師表示有興趣。編程方面,校方會教授教師使用Arduino單晶片微控制器,可連接不同感應器,及摩打、LED燈等,透過編寫程式,便可控制感應器,如設定「一天黑,便亮燈」等。至於電腦繪圖,教師利用電腦程式繪圖後,會用雷射設割器切割膠片或木片,將設計製成實物。黃認為,全校教師都參加STEM活動,就可更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及需要,繼而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文科教師也因而跟學生有更多共同話題。
初中生設計全息投影器
STEM講求融會貫通、跨學科,香工於初中設計不少跨學科研習題材,學生要利用數學、科學及設計科知識設計物品,如全息投影器(Hologram)、水火箭、微震動機械人(見圖)等,並於設計與科技課製成實物。例如要製成全息投影器,學生要製作一個切走頂部的透明四角錐體,把它倒轉放在播放Hologram影片的智能電話上,就可透過投影器看見其折射出來的立體影像。該校副校長鄺志恆說,用以製作投影器的四角錐體,由4塊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膠片合併而成,學生須掌握全等三角形概念、中三數學科的畢氏定理,才能繪製合適的三角形,也要準確計算電話屏幕的闊度,才能製作一個「合身」的投影器,當中也涉及科學科的折射、反射、成像原理。
(教好STEM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