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地大物博,以「秦嶺—淮河線」(圖一)作為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界線,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方。中國南北方因為地理、氣候差異,有茩~然不同的飲食文化。小四S班本星期烹飪周的主題是街頭小食,當中更有齊中國南北方口味呢!如果是你,你會想吃什麼呢?從你的口味可以看出你較接近南方還是北方人的口味呢!
■你們愛吃甜豆花還是鹹豆花?
A:甜豆花
愛吃甜豆花的你較接近南方人的口味!有說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好甜食。由於南方多雨而且氣候和暖,盛產甘蔗,南方人也較常吃甜食。以豆花為例,香港人多在豆花上放黃糖,此亦是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食法。要數歷史上嗜甜的南方人,宋代大文豪蘇軾可是代表!蘇軾是眉州人(今四川省附近)。他曾多次於詩文表示自己嗜甜,如在晚年詩作〈感舊詩〉,他曾描述自己:「想見冰盤中,石蜜與柿霜」,可見他對甜食的喜愛!
B:鹹豆花
如果你選擇鹹豆花,你較接近北方人的口味了。鹹豆花是北方流行的食物,當地人又稱為豆腐腦,它的做法和南方的有點不同,如以鹽滷製成,不講求嫩滑,茩城t料,有的喜歡在豆花上澆醬油、滷汁或麻醬等,有的更會加入肉餡、海帶、紫菜、蒜泥、b花等佐料,十分豐富!
北方因天氣寒冷,他們會用鹽醃製蔬菜、肉,以儲藏足夠食物過冬。別以為醃菜的口味單一無變化,早在南北朝農書《齊民要術》中,就列舉了30多種醃製工藝!
當然,南方亦有鹹豆花,北方也有人吃甜豆花,不能一概而論啊。
■遊戲一
(圖二)的三角形由10碗豆腐花排列而成,你能移動其中3碗,使圖形倒轉嗎?
■你們愛吃飯還是麵?
A:麵
麵條是北方人的主食。中國最早的麵條可追溯至東漢時期,當時的農書《四民月令》提過「煮餅」和「水溲餅」,有說是麵條之意思。北方人愛吃麵,因北方氣候乾旱,降雨量少,適合喜乾耐寒的小麥生長,因此以小麥製的麵條為主食。北方的麵食多種多樣,有拉麵、貓耳朵、刀削麵等,多不勝數;你既可選惹味的拌麵,亦可選較清淡的乾麵。如果你愛吃麵條,到北方準沒錯!
B:飯
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已有米飯的記載,可見米飯在周代、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中國江南地區有「魚米之鄉」之稱,南方人更大多以米飯為主食。南方氣候高溫多雨,耕地以水田為主,因而盛產水稻。別以為米飯的變化不及麵條,古時南方人會把食不完的米糧存入倉庫,為了方便保存,會把米磨粉,製成米粉、瀨粉等麵食。
■遊戲二
在(圖三)25個方格中,分別擺放了一碗米飯、麵條和一杯水。你能看出它們擺放的規則,猜出問號處的空格該放什麼嗎?
■遊戲三
你知道香港毗鄰中國哪省份嗎?(圖四)
■中華概念
南北之分
中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不止源於氣候、地理等自然因素,更與古時的政治分隔有關。中國多次歷經南北政權的對峙狀態,如在東漢末年,北方的曹魏與南方的東吳、漢蜀對峙,歷時60年;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和宋朝時,南北方更對峙數百年,造成南北方之間極大的隔閡。
■想一想
有人認為南北文化差異使中國文化更為豐富,你認同嗎?
(答案見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