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日本核災區食品輸台爭議
【明報專訊】(見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各持份者在日本核災區食品擬恢復輸台的立場及原因。
◆民眾主要立場×健康角度:強烈抗議日本核災區食品恢復輸台,反映民眾對核災區食品仍未有信心
◆政府立場×風險角度:農委會與衛福部指只恢復部分低風險食品進口 → 日本食物的輻射風險隨時間而減低,故恢復部分低風險食品進口
◆部分學者立場×科學角度:台灣核子工程專家稱距離核災僅5年多,未達輻射物質半衰期的1/5,質疑食品仍受核輻射影響
◆延伸回應題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日本的核洩漏如何造成全球性影響?
可在引言先介紹本題考核重心:「核能」和「全球化」兩個概念。
◆全球化下,不少產品可在全球銷售,各地人民生活質素或受核災影響
• 各地限制或禁止日本入口食品,致某些產品未能於某地供應,例如香港禁止最受影響的5個縣的所有蔬菜及水果進口 → 或影響該地人民在物質方面的生活質素
• 福島等地不能向某些地區出口食物,或引致失業或經濟衰退等問題 → 影響該區人民的生活質素
◆環境污染問題 → 核污染無疆界,影響遍及全球
•高濃度放射性污水流入海洋並漂流,影響大範圍海洋生態 → 全球性海洋生態危機
•海洋生物直接死於輻射,或體內殘留放射性物質,亦可能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
◆食物安全問題 → 全球化下,污染產品影響不限於日本福島等地
•沉降於空氣、雨水或飄雪的放射性物質可直接污染食物,或間接從受污染的水和泥土污染食物
•長期食用受輻射污染的食物,增加患癌風險
•全球化下,不少國家政府也憂慮日本福島等地的食物影響國民健康,因此禁止入口
◆核能安全隱憂 → 全球涉及核能大型意外有3宗,傷亡嚴重,引起各地關注
•核電乃清潔能源,但核洩漏遺禍長遠,福島核事故後幾乎全球核電國均檢討核能政策
• 例如中國內地一度暫停批出新核電廠項目;德國曾明言最遲2022年底全面棄核;台灣政府建議2025年實行「非核家園」政策(所有核電廠停止運作),並希望立法院2016年內通過法案,目標到2025年太陽能與風力等的發電量比例由現時的4%增至20%
顧問教師:陳志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