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原預期,按不成文慣例,下任聯國秘書長該來自東歐;西方此前亦一直表明希望下任秘書長是女性。不過最終卻由來自南歐的古特雷斯跑出,這結果或與大國角力有關。 落選者諷聯國「男人俱樂部」 今次聯合國秘書長角逐先後有13人競逐,當中有有7人是女性。《外交政策》引述聯合國官員消息,指有份角逐的阿根廷外長馬爾科拉(Susana Malcorra)上月在與女性外長聚會上大吐苦水,投訴安理會是「男人俱樂部」,「這不止是玻璃天花,而是鋼鐵天花」。安理會15國代表中,只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Samantha Power)是女性,根據聯合國報告,儘管已有改善,可是女性在聯國秘書處比例依然極低,而且是愈接近頂層愈低,最高的UG級(例如秘書長、副秘書長或總幹事級別)2013年數字更只有24.6%。 這場競選之初仍不乏熱門女性候選人,馬爾科拉以外,還有新西蘭前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不過大國間的政治角力最終間接摧珜o個女性上位的良機。 馬爾科拉和博科娃本身分別是美國和俄羅斯屬意的人選,可是西方和莫斯科之間各不相讓,變相令兩者勝算大減。來自新西蘭的克拉克亦一直被指需爭取俄羅斯支持。提名博科娃的保加利亞上周臨時改派歐盟預算與人力資源專員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出戰,可是為時已晚,來不及拉票。 今屆聯合國秘書長之爭原本有意增加透明度,各候選人需面試,並參與電視辯論,最終還是離不開安理會的暗箱操作。古特雷斯在各輪非正式投票中一直領前,但始終有最少兩張「不鼓勵票」成為障礙,外界普遍相信有一票是來自俄羅斯。莫斯科一直主張秘書長一職應輪到東歐地區代表接手,其後來為何會妥協,沒有人知道。《外交政策》稱,這結果反映新秘書長得到全部主要強國的信任,亦顯示美俄即使分歧眾多,仍可找到妥協之途。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