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人生活步伐急速,即使與富歷史意義的建築擦身而過,可能也不自知。為了讓市民重新思考建築的時代意義,從中得到生活靈感,有腕表品牌於全球12個城市舉行「靈感源於建築」活動,並以香港為首站,跟文化社企「活現香港」於9月合辦兩次導賞活動,帶領市民遊覽港島數個景點。9月4日在導賞員杜麗霞(Lixia)帶領下,8名校記率先參與導賞團。Lixia表示,歷史建築承載茪W幾代人的集體回憶,是每個地區的瑰寶。
文:校記蔡曉珊、蔡依霖、鄭紫茵
圖:傳媒teen使梁家樂
文字整理:王寶熒
活動由瑞士腕表品牌MIDO主辦。校記首先抵達北角英皇道眺望皇都戲院,該處前身為璇宮戲院,建於1952年,是二戰後本港最古老的單幢式戲院建築,1959年才改建為皇都戲院大廈。Lixia解釋,香港不少建築在戰亂時遭日軍破壞,其後難民湧入香港,不少人聚居北角,並開始重建工作,皇都戲院代表蚞啎鶗陋妨廕q舞昇平的香港。她續稱,「與悉尼海港大橋相似,戲院以拱形力學建成,內部沒有任何柱樑,避免阻擋觀眾視線。」
導賞員:共同回憶文獻難完整記載
對於皇都戲院被大財團收購,面臨被拆危機,Lixia對此感到可惜,「每天發生的事會被後來的事取代,但這些社會的共同回憶有時很難用文獻完整記載,相反,一個我們會經過的建築物,可以做到更好的文化傳承,不希望失去一個如此有紀念價值的建築」。
乘搭電車約5分鐘後,大伙兒到達大坑蓮花宮。超過150年歷史的蓮花宮原建於海旁淺水處,門口設於兩側,屬非常罕見的廟宇設計。填海後,蓮花宮不再臨海,坐落群廈之中。Lixia說,「以往漁民飽受颱風等自然災害之擾,為了祈求海上平安,他們興建蓮花宮,作為精神寄託。」由於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不難發現蓮花宮有中西共融痕[,例如西式露台和中式斗拱、半八角形屋頂等。
步行約5分鐘,即到達大坑書館街12號的3層高建築物,前身為孔聖會在清末創立的孔教書室,用作收容貧窮子弟,傳授學生四書五經。原校舍在香港日佔時期遭嚴重破壞,戰後獲居民捐助原址重建,現時外面牆飾有註明1949年的石碑,紀念學校重新啟用。
教堂中西合璧有原因
沿荇挴]街向銅鑼灣步行,到達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和基督君王小堂,兩者分別建於1937年(1911年建小教堂,1937年改建成聖馬利亞堂)和1928年。雖然興建年份相距不遠,建築風格卻大有不同,前者中西合璧,結合了中國宮廷式的紅磚綠瓦和西式的顏色玻璃窗。Lixia解釋,「當時港人仍有排外情緒,為了減低興建教堂的反對聲音,故加入中式建築特色。」與之相鄰的基督君王小堂,則採用西方風格,小堂以花崗岩建成,大門是一道拱門,用了古羅馬時期的設計和拱形力學。Lixia希望導賞活動可以提醒參加者重視本土文化,並多留意身邊歷史建築物,發掘背後的時代意義。
(文章經編輯刪節)
■校記感想
蔡曉珊(聖保祿中學,中五)
雖然我在景點附近居住及上學,卻沒留意到區內有這些歷史建築,令我大開眼界。
蔡依霖(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中五)
想不到建築背後也有不同故事,感覺十分新奇,日後會多注意附近建築。
陳蘊娣(粉嶺禮賢會中學,中六)
可能學校沒有宣傳,所以我們較少關注這些建築,是次活動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