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然:中間但不騎牆 「想要普選,反梁連任,這很清楚。」
【明報專訊】從公立醫院醫生爭加薪,以至為醫委會改革拉布,醫生不離地。曾牽頭靜坐的公院醫生陳沛然初踏政壇,接過梁家騮的棒當選醫學界立法會議員,甫當選即「被建制」,他撰文否認,受訪時形容自己是獨立中間派,但不騎牆,萬一要為政改、23條投票,會由業界公投決定。出身基層的他深明買樓難,盼推動加建居屋助年輕人置業。
明報記者 袁樂婷
屋h仔靠居屋「上車」 關注青年置業
剛踏入40歲的陳不忌諱談出身,年幼時一家五口蝸居200方呎公屋,至他大學畢業抽到居屋才舉家遷出。陳2005年結婚,另購已補地價居屋單位築愛巢,近月賣出,正物色私樓單位,可謂典型置業階梯。他與太太都是醫生,收入不俗,「但若無居屋,我上不到樓,現在也換不到樓」。他認為時下年輕人缺乏置業機會,故計劃加入房屋事務委員會,盼推動加建居屋,並增公屋扶助基層,「我頗堅持(改善房屋政策),安居樂業是民生問題」。
與律敦治醫院達共識轉為兼職
新一屆立法會會期下月開始,陳與現職的律敦治醫院有共識,將轉為兼職,料每周有4至5個上午或下午續穿醫生袍,其餘時間投入議會。除了關注房屋,他另會加入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以及福利事務委員會,前兩者與專業相關,後者是興趣,「功能界別議員不應只顧業界,不理民生,相信這不符市民期望」。
業界特色:建制泛民一半半
陳不打算加入政黨,但不抗拒就個別議題與不同派別合作。初涉政壇人脈不廣,他笑言在點票中心趕緊「抄牌」,與未來同事交換電話號碼,「不會孤身一人;互相幫忙,靠集體力量成事」。他說,醫學界議員如梁家騮,不免予人「獨行俠」感覺,其實反映業界特色,「有些界別傾向建制,有些傾向泛民,醫學界是一半一半」,日後投票意向會按議題而異。他承認「中間派」定位未必討好,但「我會延續企鬗介﹛v,走理性務實路線。
遇爭議議題 先辦業界公投
陳稱代議士「不可能所有事都問選民」,但遇上政改、23條等具爭議議題,他會為業界製「懶人包」,再辦公投,以決定他表決時「按哪個制」。他堅稱自己絕非騎牆,「想要普選,反對梁振英連任,這很清楚」,惟個人立場若與業界多數聲音牴觸,他會尊重業界。至於會否「拉布」,他說要視乎議題緩急及業界取態,「如果業界堅決反對『袋住先』,我便用盡方法阻止;相反則投贊成票」。
在功能組別當選,他卻在政綱支持取消功能組別,盼政制向前行,「不覺矛盾,遊戲規則如此,你要先遵守規則,入局了,有票才能改變,不能場外叫囂」。他說醫學界暫未討論,不排除要靠投票定奪。他相信醫生有能力透過地區直選進入立法會,如郭家麒,不必要靠「特權」。
陳任職工會時曾與中聯辦接觸,選舉期間亦收到中聯辦查詢,但當選後未再接觸,他明言不會「落閘」,「不會吃幾次飯便影響我的想法和立場」。此外,他已婉拒與特首梁振英單獨閉門見面,若有其他議員一同赴會,則樂意溝通。
(立會新丁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