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漢持革命故事傳承中國文化
伍胥山公所珍貴收據見證
溫哥華華埠伍胥山公所珍藏的眾多珍貴文物中,有兩張薄薄的紙片,不知者以為無足輕重,其背後卻是為共和流血犧牲的第一位民國國會議員伍漢持烈士的革命故事。其女兒伍智梅於80多年前來到溫哥華,為在中國廣州籌建醫院及圖書館向先僑募捐,簽下了這兩張收據,見證了先僑為祖國作出的貢獻。明報記者王學文
現居本那比的劉念祖是伍漢持烈士的外曾孫。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回憶說,大約五年前,伍智梅簽收的這兩張珍貴收據在伍胥山公所一個古老的保險箱內被發現,其中一張是1929年伍胥山公所為建立廣州市市立中山圖書館捐出25元的收據,另一張則是1931年公所為籌建伍漢持紀念醫院所捐30美元的收據,上面都有伍智梅的親筆簽名。
而幾乎同是在五年多前,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擴建時發現了伍漢持烈士的遺骸,以及為躲避文革而被好心人藏於夾壁中的伍漢持墓碑,令這位逐漸被人遺忘、卻曾在中國民主革命歷史上作出重要貢獻的烈士故事重新浮現於世人面前。
生於1872年的伍漢持是廣東台山人,他早年接受基督教會洗禮,以傳教士為師學習西醫,後在廣東開平、香港、廣州等地創辦醫館,懸壺濟世,並與友人合創紅十字會,開創了中國紅十字會的先河。
1904年,伍漢持在廣州創辦圖強醫院,1906年又創辦了圖強助產學校。他還曾出任廣東都督府醫務部長,早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先後參與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及香軍起義等革命活動,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制度作出重要貢獻。
中華民國國會成立後,伍漢持被選為首屆眾議院議員。但因其反對袁世凱善後大借款,並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武器,提出彈劾袁世凱。1913年8月19日,伍漢持被秘密殺害。
伍漢持犧牲後,其女伍智梅曾多次赴美洲向華僑募款,並於1933年建成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1937年建成「伍漢持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前身),並於同年將伍漢持遺體葬於院內。
於加拿大出生、後旅居中國20多年的劉念祖表示,先輩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不應被世人遺忘,身在海外的後輩更應將這一歷史傳承下去。為紀念辛亥革命百年,中國曾於廣州大元帥府舉辦「伍漢持烈士生平展」,表達對烈士革命犧牲精神的懷念。而伍胥山公所亦於2014年百年慶典上及不久前舉行的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年會上展出珍藏的歷史文物,這些活動都將有助中國歷史及文化的傳承。
劉念祖說,很多華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對中國文化和歷史已不太了解,有些甚至連中文都不會說。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國家,加中關係也在這幾十年間不斷加深和密切。雖然手持加拿大護照,但他不會忘記自己在中國的根。
劉念祖是加拿大高校校友會的創辦者,多年來致力於加中兩國之間的交流。他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更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可以在世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