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如今,在微信朋友圈時常能看到原創或轉發的求助信息。利用網絡,一方有難的呼喚往往可以撬動多方支援的愛心接力,幫助受助者渡過難關。然而,由於缺少核實和監督,披虓R心救助外衣的騙局粉墨登場,讓不少網友對此類捐助信息敬而遠之。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日前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3.7%受訪者的微信朋友圈內,有人發布或轉發過求助信息,其中48.5%的受訪者向這些求助者捐助過。
事實上,朋友圈救助的成功案例與感人故事俯拾皆是。
集中善心放大求助力量
在安徽合肥,34的退伍軍人桂葉飛,2010年被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由於病情復發,承擔不起高額的化療費。通過微信朋友圈的眾籌擴散,他得到了很多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
在四川成都,45歲的保母雷萬芳,兒子心臟病復發,手術花費巨大。得知消息,她的僱主張姝把相關信息發到了微信群和朋友圈。不到一天時間,就收到了100多個朋友的捐助。
在廣西南寧,一隻流浪母貓在倉庫裡生了一窩崽,由於驚嚇跑了出來,小貓卻被關在倉庫裡。小動物站的工作人員在微信替母貓發出了一封求助信,很多網友趕往現場守護小貓崽。
隨荂u互聯網+慈善」的迅猛發展,微博、微信等成為慈善募捐的重要渠道。它們為捐助者和受助者提供了了解和溝通的渠道,更能集中社會愛心的力量,及時完成社會救助,成為傳統慈善的有益補充。
調查顯示,39.1%的受訪者支持在微信朋友圈獻愛心,其中6.8%的受訪者非常支持。41.4%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15.4%的受訪者不太支持,4.1%的受訪者不支持。
事實上,除了依靠朋友圈的「口口相傳」外,互聯網中還生存茪ㄓ硅謢X類公益眾籌平台,在這些平台上,只要提供項目發起人的身分認證以及診斷證明等相關信息,就可以發布救助項目。
儘管借助朋友圈的救助過程發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但這種募捐方式絕非安全可靠。
在調查中,62.4%的受訪者認為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求助、籌款的方式容易發生詐捐、騙捐現象,61.7%的受訪者擔心捐助資金會使用不透明,53.9%的受訪者擔心善款餘額會處置不透明,51.0%的受訪者感覺缺乏必要的中間監督環節,45.8%的受訪者認為難以保證求助人信息的真實性,37.1%的受訪者認為法律規範尚不明確,24.5%的受訪者認為受助人資格缺乏評審標準。由此可見,普通網友對微信朋友圈轉發的求助信息,依舊存疑。
近年來,利用朋友圈詐騙、詐捐的案件屢次發生。去年,一則「安徽利辛女子因救人被惡狗咬成重傷」新聞引起廣泛關注,傷者家屬在短時間內通過網絡募捐收到善款70餘萬元人民幣。但事實的真相是,女子並非救人被咬,而是在男朋友自家的養狗場被狗咬傷。
缺鑑定常引發詐騙爭議
日前,江西南昌一男子盜用朋友發布的災區援助公益照片,並將其發布在朋友圈內進行詐捐,今年1月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
也有「消息」在朋友圈傳播,如「澳洲著名華人慈善家計劃在中國捐助10萬隻助聽器,請將需要救助的孩子信息發到電子郵件中。」聯繫方式按照要求發給了對方,助聽器沒接到,卻頻頻收到一些推銷短信和電話,白白將信息告訴了騙子。
而在眾籌平台上,由於發布捐助的程序較為簡單,缺乏傳統的鑑定過程,因此也時常引發詐騙爭議。同樣,大多數眾籌平台都會收取2%左右的手續費,也讓捐助者對資金的流動性產生質疑,對平台的合法性問題意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