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機械人 教自閉童溝通 訓練用手勢表達嬲驚煩餓
【明報專訊】自閉症兒童普遍有溝通和社交障礙,尤其在非語言溝通上。香港中文大學首次引入社交機械人,協助教導自閉症兒童辨認手勢及以手勢傳達需要和感覺,提升溝通能力。研究發現,透過機械人動畫影片及社交機械人教學,自閉症兒童的手勢溝通技巧有明顯進步。
本港約有13.22%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被診斷為患有自閉症,當中男女比例為4.5:1。由於自閉症兒童學習辨認和運用手勢較同齡兒童遲緩,時常做出不適當反應,例如肢體攻擊、言語攻擊、發脾氣及自殘行為,易令自閉症兒童遭社會排斥。
中大伙匡智校 教認8手勢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詠芝聯同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系和文學院語言學系,組成跨學科的研究團隊,昨在記者會介紹取名「妙手可言」的手勢溝通訓練計劃,首創利用人工智能機械人NAO,提升自閉症兒童的手勢溝通技巧。
團隊與匡智翠林晨崗學校合作,在4至6月利用3個社交機械人教導校內28名6至12歲、智商低於70的低功能自閉症兒童辨認和做出8個表達需要和感覺的目標手勢,包括生氣、煩惱、頭暈、驚慌、熱、肚餓、嘈吵和發臭。結果發現,接受教導的兒童可辨認和做出8個手勢,更可在新情景中用手勢溝通。
研究亦發現,經訓練的自閉症兒童兩星期後再遇到4個設定情景時,平均能準確做出7.57個目標手勢,而沒受訓自閉兒童平均只能做到5.165個手勢。蘇表示,今年8月會引入第四個社交機械人,並逐步增加機械人的教學手勢,希望至明年1月起,再為多30至50名低功能自閉症兒童提供訓練。
製機械人動畫 教社交場景應用
另外,中大在去年3月起亦利用電腦製作的機械人動畫影片,訓練低功能自閉症兒童辨認、模仿和在適當社交場景中運用手勢。
患自閉症的中二學生姜熹旻說,喜歡機械人教學,認為它們能明白小朋友的意思。姜媽媽說,兒子過往不明白她的說話,出門時也十分心急,直衝出門,但通過機械人教學,兒子開始明白家長的指令,不再衝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