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一貶眼,歐國盃分組賽已進行了兩輪。大部分的頭號種子如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雖然仍能暫踞榜首,但予外間卻沒有一枝獨秀和大超班的感覺。相對世界盃,由於歐國盃對賽球隊全為歐洲國家,身形、技術、和打法上,並沒有世界盃般參差。當然,比較於大聯賽打滾的球員,能力仍然有分別,但配合戰術和體能,卻把這個距離縮細。從首兩輪比賽,筆者發現大部分球隊於防守時,也把球員退到後半場並收窄中場及後衛的空間。即是說,面對對方持球者,防守隊大部分時間也有6-8名球員處於球和球門間的線路,亦即是球迷常說的泊大巴。當防守能夠成功截球,便迅速把球踢向前方並啟動反擊,以達到以弱制勝的效果。
遠射傳中破密集
葡萄牙對冰島,全場射門為26﹕4,最後結果卻為1﹕1。結果讓C朗拿度賽後失言投訴對方不是在踢足球,其實C朗也忘記了,年前當摩連奴擔任其教練,也曾因泊大巴及以防守反擊為主,而帶來不同榮譽。既然一切都在合理法規下,教練明知弱隊會以泊大巴戰術,就更應早早準備如何應付。通常一般來說,要撕破密集,會以兩個方式。1)遠射,既然對手退得後,相對來說中距離的壓迫力或未必足夠,因此必須鼓勵球員多遠射。 2)兩邊傳中球,由於對手屯兵在中路,因此進攻上也傾向兩側以拉開對手,才能更易產生中路的空間。最明顯的情况,就是英格蘭對威爾斯的賽事,英格蘭也不斷在邊路製造威脅。
不過,若對方中堅球員及守門員夠集中,要攻破密集,還是要進攻球員的技術,戰術,心理俱備。而不得不佩服,我們香港隊,在30年前已經採用如此策略性的防守戰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