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月《通通識》一連3期刊登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3名較突出的當選人/參選人專訪,3人3個故事,折射今日政壇3種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筆者訪問「人氣高企」的梁天琦,談了大概兩小時,報道約3700字,許多內容未能錄於紙上,藉此機會補充一下——等看梁天琦「八卦」的同學要失望了,筆者想說的是「存在主義」。
梁天琦大學主修哲學,引領他進入哲學殿堂的,就是存在主義學說。當時筆者未有特別(忘記了)問「存在主義學說對他行事的影響」,做完訪問後,靜下來,大學時所讀過的存在主義「皮毛」浮現眼前。“You are what you read.”思想影響行為,筆者覺得很適合用在梁天琦身上——先讓筆者戴回頭盔,一切純屬個人觀感。以下是個人對存在主義的粗淺理解,作為報道的一個補充:
存在主義重視人的尊嚴、自由和價值。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是代表人物,有名言曰「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靠自己創造自己的明天」
不知多少同學曾如筆者一樣,年少囿於學業,加上要攤大手板向父母要錢而覺得「人生在世處處受束縛」,曾發出過「我無自由,我失自由」之類的無病呻吟?沙特認為,人不需追求自由,因為人是注定自由的(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且是有絕對的自由。
簡單說,即你有自由決定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而不是由「神」來決定。舉例:人和剪紙刀不一樣,剪紙刀從製造出來的一刻便有一個明確目的或作用:剪紙,但人不是這樣。今日的「你」,是你過去所作的每一個選擇或決定所造就的,沒有人能代替你自己決定你的命運——所謂「英雄」,是自決成為「英雄」的,「懦夫」亦然——聽起來是否很像今日本土派口中的「自決」?
梁天琦翻起《存在主義真象》一書,說諸如「在痛苦中創造出幸福,靠自己努力來扭轉自己的命運,靠自己的奮鬥來創造自己的明天」這些文字甚具吸引力。
人生實際上由一連串的「選擇」構成,你不能逃避自由,也不能逃避選擇,「不選擇」本身亦是一種「選擇」(正如專欄作家「開天窗」也是一種表達)。正因為你有自由選擇,所以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為你的行為負責任、為你行為所造成的結果負責任。「選擇」意味「取捨」甚或「犧牲」,每個選擇背後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說得好聽些即「有無限可能」)與不安全感,讓人在生命面前「怯一怯」。
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想當年筆者讀到這堙A便覺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責任實在沉重,「怯」後就此和沙特說再見(更大原因是讀極不透)。如果這就是生命的真象,需要莫大的勇氣才能直面之。今日梁天琦的「責任」一點也不小,筆者很想知他能走多遠……
■「明報•教育」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mingpaoeducation
文:古